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A。此陣地以持久戰為主,但為達成持久戰之任務,各地區隊應相機襲擊敵人,以消耗其兵力。

B。俟湯兵團大部到達子洪口附近時,主力應由磚井村附近出擊,包圍敵軍而聚殲之。

(四)為鞏固北正面計,在風閣梁、歡咀村、郭家窯、陳家窯、攔崗村、崗北村構築內部防禦線,以期達到持久戰之目的。

(五)將太原城編成復廓要塞,以資作最後之戰鬥。

(六)敵如由正太及黃寨兩面同時進攻時,應在主戰鬥線東西以配備少數部隊掩護側背,其戰鬥計劃臨時再按情況擬定之。

三、戰鬥前敵我態勢(附圖一、二)

[略]

四、兵團部署

(一)著第35軍(第211旅、第218旅)、獨立第1旅、第213旅、新編第3第8第9各團、第73師之一旅及炮23團劉團長(倚衡)指揮之炮21團、炮22團(欠第2營營部及第36連)、炮25團第1營、炮壘大隊並由忻口開拔中之第71師、獨立第7第8旅等部,統歸傅總司令(作義)指揮,佈置太原城防。

(二)以黃副司令長官指揮之各部,在北營、趙家坡、張河村、劉家河及孟家井、上莊一帶佔領既設陣地,以衛總司令(立煌)指揮之各部隊,在菜水、青龍鎮、天門關一帶佔領既設陣地,統歸衛總司令指揮,太原附近準備依城野戰。

(三)以達到黎城東陽關之湯恩伯軍向榆次附近推進,俟敵攻太原時,與太原附近部隊夾擊而殲滅之。

(四)太原近郊並城周重要工事,由新編第6旅、獨立第1旅之步兵一部及騎兵連擔任警戒。

11月2日,閻錫山在綏靖公署中和齋會議廳舉行高階將領會議,商討保衛太原的問題。周恩來也參加了會議。會上,閻錫山提出了固守太原、依城野戰的具體方針。在談到由誰來負責守城的問題時,會場上一片沉寂。按實際說,太原的工事都是閻的親信部隊構築的,地形地物最熟悉,守太原是最合適不過的。但是,閻的親信將領與閻彼此心照不宣,有的低頭不語,有的面面相覷。個別晉軍將領則旁敲側擊地說,守太原的這項任務恐怕非有豐富經驗和非凡的指揮能力的將領擔負不可!一直保持沉默的傅作義,挺身而起說:“棄土莫如守土光榮,太原城我守!”閻錫山就是等傅的這句話,於是沒等傅作義話音未落,馬上面帶喜色地說:“宜生當年在天鎮、涿州給咱爭了面子,守太原不會給咱丟人。” 會議決定由第35軍守太原,另配備第61軍第213旅、獨立第1旅陳慶華部、新編第3、第8、第9團,以及炮兵第22團劉倚衡部,共3旅4團約10000餘人的兵力,佈防省垣。

當日(2日),閻錫山按照上述部署,令晉北忻口方面的作戰部隊向太原附近陣地轉進。黃昏後,忻口部隊開始南撤。為了迷惑敵人,各部以小分隊對當面之敵出擊。同時,閻還令王靖國指揮第84師等掩護大軍。具體部署為:以第84師第203旅於忻縣城北的曹村、芝郡村、匡村堡、東社村、外澗溝西南高地之線,為第一線掩護陣地;以第66師第206旅(欠1團)附山炮1連半及第21師於楊家墳、王家山、石嶺關、宋川村之線,為第二掩護陣地。

一、整軍抗戰(41)

在閻錫山的秘密佈置下,忻口大軍在日軍毫無覺察的情況下,乘夜轉進,3日上午全部撤到指定地區。

11月3日晨,板垣發覺中國守軍可能撤退了,於是一面令飛機偵察中國軍隊動向,一面令前線部隊以若干小分隊向中國守軍陣地進行試探性進攻。當得知中國軍隊已南撤的確切訊息後,板垣立即急電華北方面軍司令部,並部署向太原方面追擊。

11月5日拂曉,擔任掩護南撤的各部在給敵以襲擊遲滯後,也撤退完畢。這時,晉北僅有騎兵第1、第2兩軍在雁門關外及靜樂間;八路軍在五臺山區,對敵進行襲擾。

是時,晉東方面各部也奉命向太原東南既設陣地轉移。閻錫山電令第18集團軍總司令朱德,“以主力牽制晉東方面之敵,並廣為破壞交通,極力遲滯敵軍西進,以一部協同騎兵趙承綬部,努力遲滯敵軍南進,爾後進出東關口兩北地區,威脅敵人,” 掩護太原守軍之左側。

在中國軍隊紛紛向太原轉進之際,為了迅速攻略太原,日華北方面軍於11月3日令第5師團由第1軍統一指揮。4日,第1軍令第5師團繼續攻略太原,以一部向汾陽附近追擊;令第20師團以一部攻佔榆次西北地區,對太原東南方陣地監視,以主力進出榆次附近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