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和副都督後,立即召集重要的同盟會員和起義有功人員,研究當前應該解決的最為緊迫的問題。大家一致認為應該首先擴充武裝力量,光復全省;尤應派兵防堵清軍的反撲。於是,決定在都督之下成立4個標,以張煌、苗文華、劉漢卿、張瑜分任1至4標標統;並以姚以價為東路軍總司令,趙戴文為參謀長,率張煌第1標前往娘子關,防堵清軍進攻,並令姚部於當日下午出發。
據閻錫山回憶:
雖然在我舉義之次日,清廷即下詔罪己,准許革命黨人依法組黨,但有識者皆知此不過緩和革命欺騙世人的手法,並非真心悔禍,為中國的前途計,必須徹底摧毀清廷的統治。我雖然向軍民宣佈先求固守,然我的內心中總認為山西在崇山峻嶺之中,對清廷影響尚小,頂好是出兵直隸(今河北)正定,一方面可堵住山西的門戶,一方面可斷絕平漢路的交通。惟感力量不夠,又不敢輕作嘗試,於是僅先移師一部進駐娘子關,視清廷對我行動,再作攻守之計 。
同時閻錫山還決定以張瑜為北路軍總司令,率部北上攻佔雁門關並向大同進軍;以劉漢卿為南路軍總司令,南下河東,光復平陽、運城。
在南北兩路民軍出發之前,為了兵不血刃,和平解決光復問題,又決定派太平縣(汾城)舉人董桂萼赴南路進行招撫,派李苑林、胡行赴北路進行招撫(李、胡後被清軍殺害於雁門關關溝)。
以閻為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