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表嫂病了,不知是什麼病,竟然臥床多日,妹妹因為不能去蕭湘院探視,心裡一直惦記著,剛剛還和姨媽說,想求了老太君去探視表嫂的病呢。“
靠,什麼叫有閒心過來了!夢溪聽了不覺皺眉,輕聲說道:”有勞妹妹惦記了,前些日子嘔了血,請大夫瞧了,也不是什麼大病,說是氣血兩虧,不易操勞,讓臥床休息,這不,已經大好了。“
蕭俊聽了夢溪的話,身子一震,握茶的手抖了抖,額頭上竟滲出了一層細汗。
她不要命了,聽不出秀兒話裡有話嗎,竟還順著她說不是什麼大病?不是大病不來請安!這不是授人以柄嗎?
大太太聽了,臉色一沉說道:”晨昏定醒,是祖宗的規矩,難道二奶奶不懂百事孝為先的道理,既然沒有什麼大病,年輕輕的,長輩們心疼,寵著你,二奶奶更應該行己有恥,進退有度,恪守禮法才是,怎麼竟嬌縱起來,沒了規矩,二奶奶忘了七出之首便是不順父母嗎?“
夢溪聽了,暗道:”這就來了。“
只見她站起身來,緩步上前跪倒在地,淡定地說道:”大太太教訓的極是,媳婦知錯了,求老太君,大太太責罰。“
聽了這話,廳裡所有的人都愣了,都聽出大太太的話說的太牽強,她完全可以不認的,她不知她這一認,面臨的就是下堂嗎?怎麼說的這樣輕鬆?
大太太明知夢溪不來請安,是老太君允的,這犯七出的帽子扣的牽強,本以為她會爭辯的,也準備了一些說辭,哪知夢溪一句爭辯都沒有,就這麼淡定地認了,倒省了不少心事。
暗道,你自己說不是大病,又是你自己承認犯了七出之首,就別怪我無情了。想到這,剛要開口,卻見知秋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邊磕頭邊說:
”奴婢求老太君、大老爺、大太太明查,二奶奶前些日子嘔了血,的確臥床不起,老太君可以找給二奶奶瞧病的大夫一問便知,何況二奶奶在院裡將養,也是老太君允的,奴婢斗膽求老太君、大老爺、大太太念在二奶奶病體尚未恢復的份上,免了二奶奶的責罰。“
”大膽,主子們說話,哪有奴才插嘴的份,跟誰學得這麼放肆,一點規矩都不懂,來人,掌嘴!“
大太太正要說出休夢溪的話,沒想到冒出個不要命知秋,知秋的一通辯解,讓她再不好直接說出這個兒媳犯了七出之首的話,一時氣腦,便訓斥起知秋。
早有兩個婆子上前,拉起知秋,就要掌嘴,夢溪此時也驚住了!
這麼多天沒來請安,她早料到秀兒、大太太會發難,今天來請安,也是打定了下堂的主意,昨天原是要和知秋知春說的,但見她們一聽她提”和離“的吃驚樣,便打消了和她們說的念頭,想著生米做成熟飯,她們也就認了。
所以今天秀兒和大太太一提,她便順水推舟,淡定地應下了所有的罪過,此刻見婆子上前來拉住知秋要掌嘴,暗悔怎麼沒想到這個忠心的丫頭會這個時候冒出來,不要命地替她辯解。
早知如此,昨天就應說出來,開個吹風會,做做思想工作。
|網友影子啊手打,轉載請註明|
第一百六十六章 去南方
婆子拉起知秋,就要掌嘴,夢溪也驚住了,心疼地跪在那看著,此時她是萬萬不能開口求情的,一開口,只會罰的更重。
知秋的受罰,讓她心驚膽顫,她一直謀劃著出府,卻算漏了一件大事,她被休下堂,老太君能讓她帶走四個丫鬟嗎?
即使老太君肯,這四個丫鬟因為道士做法的事情,和大太太、表姑娘徹底結了仇,以大太太的心胸,休了她,也不會放過這四個丫鬟的,她們的賣身契可都在大太太的手裡攥著呢!
眼見婆子們抬起的手就要落下,夢溪正無奈間,只聽大老爺喊了聲:”住手!“
大老爺剛剛也驚住了,大太太責怪很牽強,兒媳婦只要不承認,說是老太君允的,他和老太君就能把這事兒應承下來,頂多訓斥兒媳婦幾句罷了。
但現在她說病不重,又不來請安,應承自己犯了七出,倒讓他和老太君無法開口了,他也知道大太太那點小心思,但他打從心眼裡不喜歡秀兒,不是因為上次事急,他是絕不會同意娶秀兒進門的。
見兒媳婦認了,正無奈間,知秋的一通辯解,讓他鬆了口氣,正想著怎麼替這個傻兒媳婦圓,大太太對知秋髮難了,這讓他對大太太心生不滿,母親還在上邊坐著呢。
見大老爺動了怒,婆子哪還敢動手,忙鬆開知秋,退到一邊,知秋順勢跪在二奶奶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