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再踏上了荊棘滿途的旅程。
李思南以為楊婉是必死無疑了,哪知事情往往有出人意料之外,楊婉並沒有死,她還活著!
不錯,石璞所見的那個紅衣少女確是楊婉,楊婉在那群如狼似虎的蒙古兵向她撲來的時候,她抱著“寧死不辱”的心情,也的確曾用匕首自殺。
就在她刀尖劃破衣裳,肌膚已經可以感得冰冷的刀尖的時候,忽地手腕好像給螞蟻叮了一下,刀尖滑過一邊,楊婉吃了一驚,匕首墜下。
也就是在這個千鈞一髮之時,狂風驟起,黃沙蔽天。只聽得幾聲裂人心肺的呼喊,那幾個即將撲到她身前的韃子突然倒下!
轉瞬間殺聲震地,黃沙漠漠之中戰馬奔騰,刀槍耀眼,隨著風暴的到來,也爆發了俘虜的大暴動,引起了大混亂。
楊婉趁這個混亂的機會連忙逃跑,她的本領本來不弱,輕功更是高明,混亂中殺了幾個追兵,居然逃出去了。
黑暗中難分敵友,她不敢向人多的地方跑,跑到了荒野上。此時狂風亦已漸漸靜止了。
楊婉四顧茫茫,心裡想道:“南哥不知怎麼樣了?我認不得路,怎麼辦呢?”胡亂地走,恐怕會碰上蒙古兵,但這荒野又非安身之地。
楊婉正自躊躇,忽見一個人向她跑來,跑得旋風也似,這身輕功決不在她之下。
楊婉大吃一驚,只道是追兵來到。她的劍在被俘虜的時候已被繳去,貼身收藏的一柄匕首也失掉了。來者若是強敵,她手無寸鐵,可是難以抵擋。
楊婉正自著急,那人已來到她的面前,出乎楊婉的意外,來的竟是個身材頎頎的美少年,看樣子不像壞人,更奇怪的是,楊婉明知自己從來沒有見過此人,但卻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這美少年也很溫文有禮,來到楊婉面前,恭恭敬敬地作了一揖,說道:“請恕冒眯,我一直放心不下,只怕姑娘脫不了險。姑娘,你無恙麼?”
楊婉好生詫異,道:“你是誰?”
這少年道:“小生姓杜,木土杜,單名一個雄字,英雄的雄。但我只會幾手三腳貓的功夫,與英雄二字卻是相差太遠。”
楊婉道:“你怎麼知道我曾經遇險?”
杜雄並不直接回答這句問話,卻掏出一把染血的匕首,遞給楊婉,說道:“這是姑娘的東西吧?姑娘力捷強寇,小可十分佩服。”
楊婉恍然大悟,說道:“哦,敢情你就是剛才救我的那個人?”連忙向杜雄道謝。
杜雄道:“我剛才也是混在俘虜隊中,幸虧那場風暴來得巧,我才能夠僥倖成功。咱們都是受難的人,患難相助,理所當為,姑娘,你不必客氣。嗯,我還沒有請教姑娘的芳名呢,可肯見告麼?”
楊婉說了自己的名字,杜雄問道:“楊姑娘,你上哪兒?”
楊婉聽他話中似有邀她同行之意,心中想道:“這人是個俠義之士,他救了我的性命,我告訴他實話,料亦無妨。”
當下楊婉衣襖一揖,說道:“多謝恩公相救,我們本是夫妻兩人,準備回鄉的。”楊婉把自己說成有夫之婦,乃是出於一種防微杜漸的心理,雖然她信得過杜雄不是壞人。
杜雄怔了一怔,似乎徽感意外,但隨即就神色如常,用同情的口吻問道:“哦,原來你們夫妻是給亂兵衝散的,這可真是太不幸了。但你的本領這樣好,尊夫想必是武林中有名的人物,大約也可以脫臉吧,卻不知尊夫是哪一位?”
楊婉道:“我的丈夫名喚李思南,今年二十三歲,失散之時他穿的是一件灰色的老羊皮襖,不知你可曾見過他?”跟著詳細的說了李思南的相貌特徵。
杜雄聽了之後,低下了頭,嘆道:“李大嫂,原來那人就是你的丈夫,唉——你聽了可別難過!”
楊婉驚喜交集,連忙問道:“你見著他了?他、他出了什麼事情?”
杜雄道:“他正是和我一道從亂軍中殺出來的。蒙古的一個將軍十分厲害,不知怎的,他好似認得你的丈夫,對他特別追得緊,他、他給那個將軍一箭射死了!”
楊婉在亂軍之中也曾見到哲別的帥旗,如今杜雄說的這個蒙古將軍,雖然沒有說出名字,楊婉己知必是哲別無疑。哲別的神箭楊婉是見過的,杜雄說李思南死在哲別箭下,楊婉哪能不信。
這剎那間,楊婉只覺地轉天旋,人似風中之燭,搖搖欲墜。
在將近昏迷的狀態中,楊婉感到一雙有力的手臂將她抱住,楊婉霍然一驚,不假思索地就把那人推開,睜眼一看,只見杜雄滿面通紅的站在她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