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願意。
於是,最終晉文公採取了先軫的建議——先答應宋國的請求,然後叫宋國與齊國、秦國聯絡,讓齊國和秦國出面與楚國交涉,然後晉國出兵伐曹國和衛國,把曹國和衛國滅掉後將一部分土地分給宋國,以作補償。
楚成王得知晉文公要去救宋國,便勸自己的大將子玉千萬別去接近晉師,並道:“晉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才得以回到晉國,什麼危險都經歷過,什麼人情世故都見識過,像他這樣的人是很難戰勝得了的,你還是儘量離晉師遠點吧。”
但驕傲自負的子玉卻不同意,表示就算是為了堵一堵那些說閒話的人的嘴也要去和晉軍一戰。楚成王無奈之下只給了他很少的部隊。
當得知楚國大將子玉的兵要來打晉軍時,晉文公便遵守當年對楚成王的承諾主動退避九十里。
晉師中有些大將便很不高興了,對狐偃說:“我們乃國君做帥,他們乃臣子做帥,為何我們要退避他們,這不是太丟臉了嗎?”
狐偃微笑答道:“理直才能氣壯,理虧則氣也衰,我們國君曾答應過楚王若兩國起兵時要退避九十里的,若我們不遵守諾言,即是理虧,理虧之兵是打不了勝仗的。如果我們退避了之後他們仍不撤退,那就是他們理虧,我們就有理由進攻他們了。”
於是,狐偃讓晉軍退避九十里。
子玉帶領的兵果然沒有撤退。
晉軍和楚軍便展開了大戰。
子玉的兵一路急進,依託山勢和險阻之地紮營,與晉軍對峙於城濮。
晉文公採取退避九十里的做法一來是為報答楚成王當年的款待之情,二來是為了誘敵深入,沒想到子玉果然上了鉤。
四月六日,兩軍交戰,子玉狂妄道:“日必無晉矣。”而晉軍則在開戰之前就定了‘楚始得曹,而新婚於衛,若伐曹、衛,楚必救之,則齊、宋免矣’的作戰方針,於是開戰後先從衛國下手,並且很快得勝,接著晉軍入曹,很快又獲勝,如此,先前依附於楚國的衛國和曹國先後被攻陷,楚國的力量被大大地削弱。
接著,晉文公又採用先軫的謀略讓齊、秦兩國與晉國結盟,以解除晉國的後顧之憂。
然後,晉軍先對組成楚國右翼的陳、蔡兩國之軍隊發起進攻,很快,楚國的右師大敗。緊接著晉軍攻打楚國的左翼部隊,不多久後楚國左師也全軍覆沒。
至此,楚軍大敗,子玉立即帶著殘兵敗將逃回楚國,並在國內自殺。
這便是有名的‘城濮之戰’。”
..........
親們,三更來了。很多年前,我從一本中國典籍上得知了公子重耳的故事,之後便一直都記得他逃亡它國十九年的經歷和境遇,他遇上過深明大義或深愛他的女人,他不受待見的經歷,以及他後來回到晉國後鞏固霸業的過程,如此波瀾壯闊、曲折動盪的一生,讓我每次想起都心潮起伏,所以,我總想寫一寫他,現在終於借上官澈大人之口把他的故事說上一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