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冥,意為青蒼幽遠。古代說天,多有用青天。所以“青冥”一詞,在許多古文詩詞中,也常用來指代天空。《青冥訣》的“青冥”二字,也指的是天空。古人認為,天是由輕清之氣上升而形成。所以,這套內功既以天空來命名,其最大的特性便是“輕”。
林旭在練了《青冥訣》之後便發現,施展《青冥訣》的內力時,會感覺身體更加輕靈。而以《青冥訣》的內力來摧動同屬空空兒所傳下的《妙手十三式》與《浮光掠影》輕功時,速度也會比他以原本的內力摧動起來更快。
他原本以自己粗淺草創的《抱朴秘要》所練出來的丹田內氣,可以說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性質。如果要說有的話,那應該跟小說裡所描述的那種道家玄門內氣一樣,中正平和。最大的特性就是沒特性,無屬性內力,可以跟任何性質的內力相容。他的《抱朴秘要》主要脫胎於一些道家典籍中的煉氣法門,自然應歸屬於此類。
也正因為他原本內力的這個特性,他在初練《青冥訣》,將原本的內氣轉化為青冥內氣時,其過程也非常順利,沒有任何的相沖互擾之處。不過,他卻並沒有將自己原本的內氣都盡數轉化為青冥內氣,而是還留下了一小部分。
因為他心裡還存著將來要把自己的《抱朴秘要》完善成一套完整內功的想法,所以便留下了這小部分,作為將來要完善時,重新練起的內氣種子。
《青冥訣》既然是天空,林旭便把自己原本的內氣當作了大地,留存下的那一小部分,歸沉于丹田的最底處,青冥內氣則懸浮於丹田上方,兩者倒也涇渭分明,互不相擾。
在開始修煉《青冥訣》後,林旭發現,要賦於內力某種特性,一者在意,也就是自己去存想。內力本就是很主觀的東西,如果意念強烈地一直存想內力帶有某種特性,在長久修煉地潛移默化下,時間長了,內力自然就會開始慢慢地擁有這種特性。
第二點,則在於這門內功的獨特行功路線。人體內有十二正經、奇經八脈,還有著不少經外別絡,數目眾多。而這些經脈本就分有陰陽不同,如十二正經中的手太陰肺經,就屬陰脈;手陽明大腸經,則屬陽脈。奇經八脈中最具代表性的任督二脈也分陰陽,任脈屬陰,並總經陰脈,稱為陰脈之海;督脈屬陽,為陽脈之海。
人之五臟,分屬五行,有些經脈在經過五臟之時,也會帶上這個內臟器官的五行特性之一。所以經脈中,可謂陰陽五行俱全。內力在經脈中執行時,也會被經脈附帶的特性所影響。如果按照陰陽五行的生克道理,使內力在經脈中以特定的某種排列組合路線執行,那麼就可以單獨放大某種特性,使內力擁有這種性質。
一為意,二為行功路線,這兩者卻也是互為表裡,相輔相成的。意是主觀上的賦予,行功路線則是客觀上的形成。兩者互相結合,就可以使內力更快地擁有某種特性。
在瞭解了這兩點後,林旭倒也明白了自己原本的內氣並無特性,也不全是因為屬道家一脈的關係。在根本上,他也首先並未想過賦予其某種特性,另外則是之前只在丹田,還未曾涉及到經脈執行的行功路線。
丹田在所處的經脈位置上來看,是屬於奇經八脈中的任脈,按理應該是屬陰。但丹田是全身所有經脈匯聚之處,也就互相雜揉了各種特性,相互抵消下,反倒呈現了混揉一起的無屬性狀態,就像是天地未分時的混沌。可以是無,也可以是包容所有,能夠任意轉化。所謂的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無分軒輊,也就是這種了。
現在既練了《青冥訣》,多了青冥內氣,帶有天空的特性。林旭在把自己原本的抱朴內氣沉寂于丹田底部,當作大地時,也便開始有意識地為其賦予大地的特性。雖然目前只能意念存想,還無法從經脈的行功路經中提供幫助,給其實質,但他想時間久了,也會最終擁有,慢一些無所謂。反正他現在,也還沒能力完善自己這套自創的內功。現階段有《青冥訣》可修煉,也暫不作它想。
不過他這般做,有意識地在自己的丹田中分出了天地,倒也是當時靈機一動,存了點更大的野心。想著有朝一日,將《青冥訣》練成,《抱朴秘要》也完善後,不知能否把這二者合一,發揮出更大的威力,就像真的天地施威一樣,舉手投足間都帶有不可抗拒的天地偉力。
當然,現在來說,是有點奢談妄想了。但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如果連想到不敢想,更別談去達成了。
人最為自由的,就是自己的思想,這是任何東西都沒法束縛住的。再卑微的人,也可以去想自己終有一天,會成為舉世矚目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