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驚疑問之後,青陽眉峰一皺,忽然一探手,就往林旭手腕脈門處抓來。
他這探手一抓,速度也不如何快,但卻給人不可躲避之感,似乎四周的空氣都忽然凝滯住,把林旭那隻手困在了那裡一般。
林旭見狀,雖猜到這青陽道長忽然向他出手,應該並無惡意,但練武許久早已練出了本能,下意識的反應,自然不會是讓其得逞。更別說手腕脈門乃是要害之處,被人拿住後,就可以暫時制住他全身功力,自然不能容人輕易拿捏。
所以他當下,立即縮手後退。他這一退,速度很快。但才一動,就感覺身邊的空氣忽然變得粘稠了起來。本來他是在空氣裡,但現在卻感覺像是在水裡,憑多了許多阻力。而且青陽探手抓過來的那隻手上,還生出了一股吸扯之力,要將他吸拽過去。所以他本是很快的速度,在這些氣勁影響下,也就變慢了起來。
這就是太極拳中的“以慢打快”,以慢打快不是真的用速度慢的動作就可以打過人家速度快的,而是以太極的獨門心法,所發出的氣勁影響,限制敵人的速度與動作,把敵人帶入到你的出手節奏中來,這才能以慢打快。對方再快,卻如身陷水中,身周滿是壓力與阻力,如何還能再快得起來。
林旭回來後的這小半年間,黃宗文也曾有親自出手給他餵過招,太極拳的許多妙法,他也是早有在黃宗文身上領教過。
這種限制束縛敵人的氣勁,非得要身具內力後才能發出做到。不然只是外力的話,只能靠些獨特的招式來限制。而就算身具內力,內力修為尚淺的,也不可能一出手就做到,需要在不斷的出手中逐漸發出,如春蠶織絲、蜘蛛結網,一層層在身邊佈下這些氣勁,越到最後,敵人所受到的影響與限制越大,猶如困獸。只有像黃宗文、青陽這般內力深厚的大高手,才能在一出手的同時就發出這些無形氣勁。
但林旭早就在黃宗文那裡領教過,自然也有應對之法。青陽是比他修為高出太多,從這一出手就能夠判斷出,應該差不多也是與黃宗文一樣,都是內力十二重圓滿級數的大高手。但便是如此,卻也別想一招就拿捏住他。
這些無形氣勁是挺麻煩厲害,但就像有形的拳腳招式,同樣可以打破。只是在你應對這些無形氣勁的同時,就已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對方的節奏中,被其所控制。但如能一瞬間就打破這些束縛的氣勁,自然也能立即脫身。
不過限於雙方功力的巨大差距,林旭自然不可能一下爆發出更強的力量去打破震散這些氣勁。但他也自有妙法,當下內力心法一變,使了招《妙手十三式》中的“蜻蜓振翅”。渾身上下高速一震,利用高頻的震盪震破了身周這些氣勁的糾纏,然後再接著使招《妙手十三式》中的“金蟬脫殼”,速度極快地就脫身後撤到了距青陽兩米開外。
青陽到底還是內力境,不是真氣境。只要還是內力境,即便他十二重修為圓滿,內力深厚,能夠做到一定程度的內力外放,但也絕不可能達到這麼遠的有效距離。
只是林旭剛才那招“蜻蜓振翅”,不是單獨以哪隻手或腳使,而是渾身發力使出,卻也是震得自己有些難受,耳中“嗡嗡”作響,頭也稍微有點兒暈,還有些噁心感,內臟也有些難受。畢竟這種高速振盪,不是身體的任何部位都能承受的起的,就像身體的內臟與頭部,就是脆弱之處。但他剛才不只是手腳,而是全身都受到束縛,所以自然也要全身發力,務求一下震破脫身。不然有一道氣勁沒能震破,就會立即被纏住,再難以脫身了。
好在這點兒不適,也是影響不大,他內力一運,就平復壓制了下來。只是短短一瞬,也造成不了太大傷害。
“咦?”竟然被林旭一下就脫身而出,青陽面上也是不由現出驚訝,發出了聲疑問。
旁邊的沈沉浮見狀,也是不由同樣面帶驚訝。自己師父出手,竟然都沒能一下拿住林旭,看來自己以前還是對他低看了些。到底兩人去年在首都認識的那次,並沒有真正交過手。所以林旭的具體武功如何,他也是並沒有直觀的感受與判斷。
當時按王乾坤的描述,林旭的武功是與他差不多,能打成平手的。甚至因為本身速度的優勢,即便功力弱於王乾坤一重小境界,也仍能夠佔到些便宜。尤其林旭還眼蘇紫比拼過輕功,而林旭能在功力低於蘇紫之際,仍能跟天山派的“流雲飛雪”身法不分上下,就可見他輕功到底有多麼高明瞭。
只是,輕功是輕功,並不代表功力。他們武當派的太極拳,雖平稱看起來軟綿綿、慢吞吞,但卻擅能“以柔克剛,以慢打快”,實際上是很擅於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