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迎親,可不能睡過了頭。
一把冷水毛巾敷到臉上,鄭梅打了個激靈,很快便清醒過來,換上王琳特意給她準備的粉色裙子,鄭梅將頭髮挽成馬尾,收拾好後,鄭梅便出了房門。
原以為自己起來的夠早了,哪裡想到人來的都差不多了,就等她一個了。
鄭梅不好意思的吐吐舌頭,鑽到了王小燕身邊站好。
砰砰,二踢腳在半空中炸開了花,歡快的嗩吶聲隨之響起,迎親隊伍出發了。
這迎親也是有講究的,去的路和接回來的路不能走重複的,於是一堆人浩浩蕩蕩地繞著村子走了半圈才到了女方家裡。
到了新娘家,卻發現貼著大紅喜字的門兒緊緊關閉著,這時候便輪到了鄭梅上場。
鄭梅從隨身挎著的小包裡面取出許多紅包來,這是前一天背下的,每個紅包裡都塞著一分錢的毛票,這是專門給堵門兒的人預備的。
鄭梅從底下的門縫兒裡塞了進去,每塞一個,便喊一聲:“夠了沒?”
躲在門後的女方家人鬨鬧著只說不夠,鄭梅也不著惱,這是鄉俗,女方家的人自有分寸,塞了十來個紅包以後,大門開了一條縫,與柱子交好的男人們便一窩蜂地擠了進去,擁著柱子朝新娘子的屋子裡去了。
姑娘的新房裡坐了許多姑娘家的知底親戚,鄭梅一一散了紅包,這些紅包與之前的那些散給把門兒的人的自然不同,裡面裝著的都是些二分的票子,親戚們收了紅包,便也不多為難柱子,柱子順利的接到了新娘。
新娘出門兒,腳是不能沾地的,只能由新郎一路揹回家去,柱子的體格兒很壯,可是揹著新娘繞著村兒走了半圈,也累得吭哧吭哧直喘氣。
加上他的那些朋友還在一旁花樣百出的鬧著他,一時兒讓他轉個圈,一時兒讓他蹲下去,可把柱子累得夠嗆。
鄭梅今兒的任務便是看那些人鬧得過分了,便上前阻擋一二,這大喜的日子,人家鬧得再過分,也不興生氣的,只能好聲好氣的勸著。
得虧大家夥兒就是圖個熱鬧,沒人是想惹事兒的,事主家兒都發了話,便消停了下來。
順順利利地將新娘迎回了家,遠遠的,等在家裡的人看見他們來了,便將掛在牆頭的鞭炮點著了,伴隨著噼裡啪啦的響聲,新娘子被迎進了家門,正是成為了王家的一份子。
開席時間在中午十二點,現在不過十點來鍾,新房裡一堆人擠在那裡,鬧哄哄的吵得厲害,現在也沒了鄭梅什麼事兒,她也不願意在新房裡待著,一堆人都是柱子和他媳婦兒的朋友,沒有一個她認識的,待在那裡也沒啥意思。
鄭梅出了新房,在院子裡繞了幾圈,才找到了在廚房裡幫著配菜的王琳。
見王琳繫著圍裙兒,忙得滿頭大汗,鄭梅連忙過去,扶著她到一邊兒坐下,小聲地埋怨道:“媽,你還懷著身子呢,這些事兒讓旁人去做就是了,你在這兒下攙和什麼?”
王琳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看著貼心的女兒,笑著說道:“沒事兒的,你二舅家這麼大的喜事兒,親戚們都忙成一團,我總不能坐在那裡什麼都不動吧?那像什麼樣子?你放心,我有分寸的,沒事兒。”
見王琳這樣,鄭梅也沒啥辦法,總不能攔著母親不讓她幫忙吧?她只能跟在王琳的身後,幫著她忙著。
來幫忙的都是知根知底兒的親戚,鄭梅的情況她們多少都知道一些,原來聽說這姑娘空長了一副好相貌,卻是好吃懶做的性子,現在一看,哪裡是那麼一回事兒?
這姑娘人長得漂亮,手下做事兒也麻利兒,看樣子就是做慣了的,哪裡是傳聞裡的那樣子。
耳聞不如眼見,這麼一個好姑娘被那些傳聞都說成什麼樣子了?也不知道是誰那麼壞心眼兒,平白地敗壞人家姑娘名聲。
鄭梅絲毫不知道這些親戚對她的印象已經完全改變,只是跟在王琳身後,一刻不停地忙活著,在她心裡,旁人咋看都無所謂,反正他們說他們的,她又不會少一塊兒肉?只要她在乎的人知道她是什麼樣的就好了。
等到一切都忙得差不多了,時間也快到了。
第20章 甄家
在這年代,農村舉行婚禮辦的是流水席,在院子裡搭上棚子,擺上十張大圓桌,坐滿一桌人便開席,吃完一桌再換一桌,十分方便。
鄭國強和王琳的大哥王修祿一起在門口收份子錢,來一個人,便在紅字上用毛筆字記下,人名和錢數,以後人家要有喜事的時候,這份子錢手要還回去的,因此必須要記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