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關,一直延伸到長江天險上的採石渡……”傅鐵衣的手指轉過一個彎彎的圓弧:“這就是一張弓箭的弦。”
“進攻中原,正是壓迫弓弦中央最柔韌的部分。你越深入,這張弓就被拉得越開。而當弓拉到滿弦的時候,一箭激射——”他說,“必定威力無窮,勢不可擋!”
“所以,葉十一堅守關中不出,他計程車兵在中原戰場上一路後撤,並不一定是他無力抵抗,還有可能是避敵鋒銳,積聚力量,等待時機,一擊而克敵制勝。‘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兵法之奧,豈有他哉?”
傅鐵衣輕輕搖頭,語帶感慨:“葉十一身邊是有人才的。陸子周看得出來關中的虛弱無力,歐陽憐光自然也就看得出來江南的危機重重。士族爭權奪利,江南和巴蜀之間的聯盟又各有算盤,並非沒有嫌隙,用兵無論如何都不能持久。既然如此,葉十一又何必一定要冒著滿盤皆輸的風險在中原寸土必爭呢?躲在關中,趁著北伐軍在中原推進是時間休養整頓,靜待敵軍攻勢到達極限再全力反攻,施以致命一擊不是更好麼?”
“至於武關,” 傅鐵衣瞥了自己弟弟一眼,說道,“武關距離長安路途遙遠,這和函谷關一破長安旦夕可下絕不可一概而論。武關被攻破了又怎麼樣?羅小乙和宇文翰血戰了五個月,這才得入武關,五萬兵力消耗掉了將近一半。就這麼點兵力至多也就是對關中有所牽制,攻下長安那就是白日做夢。從武關到長安,藍田、灞上,處處都是最合適的戰場,葉十一本人就在長安,難道曾經在戰場打敗了張鈺、盧文瑤,迫和了我傅鐵衣的人物會打不退這樣地敵人?除非是狄桂華同時在函谷關方向發動進攻,以為配合。但那是不可能的,狄桂華現在正和曹秋何、張襄合力攻打洛陽。”
傅鐵然駭然抬首,一驚之後卻怒道:“原來北伐的方略一開始就出了錯!陸子周浪得虛名之輩!出兵武關之時,陸子周不以威武大軍夾擊函谷關,真真……”他豎著脖子站在那裡,似乎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發洩心中的不滿。他呆立半響,咬了要嘴唇,終於猶猶豫豫地說道,“那麼,大哥,你既然明知道如此,為什麼事先不曾阻攔呢?”
“有些事情,知道是一回事,阻攔得了阻攔不了又是另外一回事。”傅鐵衣拍了拍自己弟弟的肩膀,似乎在安慰他。
“你以為陸子周不知道麼?”傅鐵衣喟嘆道,“正是因為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這些,所以他才會搶著進攻。為的就是搶在葉十一整合完關中之前攻進關中或者河東。一旦在戰略上確立了壓倒性的優勢,那麼葉十一就算再怎麼能打也沒用了。可惜啊,江南士族的鬥爭和巴蜀元元的利益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棘手。如果只保證一方,他或者還能遊刃有餘。可要兩全其美,未免也難為自己一點兒了……”
“阿然,你知道為什麼一開始的目標是八個月內攻陷函谷關和晉陽,打到現在已經過去六個月了,卻莫名其妙成了個會攻洛陽的局面麼?”
極限
是啊,為什麼一開始的戰略目標是函谷關和晉陽,開戰以後實際的用兵方向反應出來卻是合圍洛陽呢?
難道攻打洛陽不是必須的嗎?難道攻打函谷關和晉陽、攻陷關中和河東不是以首先佔據洛陽為前提的嗎?傅鐵然皺緊了眉頭。
自己這個弟弟啊,終究是怎麼教也教不出來了。雖然也算是極為勇猛的將軍,但始終無法具備洞察變化、駕馭全域性的能力。畢竟不是那塊料,強求不來啊!傅鐵衣心中很是有些心酸,畢竟自己這十幾年來曾經悉心教導。雖然早已知道自己這個弟弟真不適合,但還是不免要失望——鐵然這個樣子,讓他怎麼能放心將自己一生的功業託付呢?猗猗是那樣的小,葉十一……
他心中無比遺憾地想:“如果阿雲還活著就好了……”
奈何世間沒有如果。
於是,傅鐵衣只好耐下性子,繼續教導自己不成器的弟弟。
“誰告訴你北伐就一定要佔據洛陽的?沒錯,歷代北伐,都是先控中樞。可是,從來沒有一成不變的戰略。現在的局勢,葉十一既然困於長安,不能出關,那麼,洛陽之於全域性就不重要了。因為即使放過了洛陽,沒有葉十一的呼應,以洛陽現有的兵力也不可能對北伐軍後方造成什麼威脅。而攻打洛陽就不同了。東都是什麼級別的城池啊,沒一兩個月能打下來嗎?先攻洛陽,就是在給葉十一出兵爭取時間。與其如此,就不如繞過洛陽,徑取晉陽,直接威脅關中。並且,只要晉陽一下,反過來就是下臨中原,遙制洛陽的局面。洛陽的戰略意義將徹底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