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3部分

上這份名單上的人物赫赫有名——當然,一切有名皆來自無名,這些將領們終究也會成為史書中那種金光閃爍的存在。但那畢竟是在以後,在新的王朝,而不是在現在。

或者,正如幾十年之後,最後一位曾經參與了這場戰爭的將領在他八十一歲高齡死去前所感慨的那樣:“甲申年北伐啊,那場戰爭……似乎舊時代所有的大人物都集中到我們的對手那裡去了。當然,我們這一邊也是有非常了不起的人物的,但是,你能理解嗎?大多數時間,你的對手不是人,而是那種甚至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經橫掃天下的老妖怪……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死了,那些真正了不起的人。而我們這些平庸之輩,因為幸運所以才活到了最後。然後我們也就厚顏無恥地被稱為名將了,只因為我們活得久而已……”

至於幕僚集團,情況則要複雜得多。因為這些人物雖然重要無比,不可或缺,卻大多隱藏於幕後,很少站到臺前來,於是他們中的大多數往往默默無聞湮沒於歷史的浩渺雲煙。然而,從有限的幾個知名人物中,仍然可以看到端倪——

比如說陸子周和歐陽憐光,或者很難公平判斷陸子周和歐陽憐光究竟誰更擅長於謀略,不過,如果只是根據最後的生死結局來確定他們之間高下,那麼歐陽憐光的確是死於陸子周的謀略。

趙簫的確的相當厲害的人物,但在甲申年的時候,他的立場與心理都極其微妙,很難相信他會為了對付自己的家族,對付自己的親妹妹而竭盡全力。

論及流芳百世的名臣,江中流絕對可以算上一號,但在統籌協調,保障後勤軍需等等方面,不管他貪官的名聲怎麼震爍古今,他都絕對比不上薛玉京。

……

這樣,南方的北伐最終實現了最好的戰略配合最強大的陣容。而反觀葉十一一方,目前卻正是他最虛弱的時刻。

葉十一的勝利來得太快了也太順利了,根本來不及徹底消化。急遽擴張的土地迅速分薄了他的兵力,他的戰線從疆土的最西端一直拉到最東端。如此漫長的戰線,想要確保不失,唯一的指望就是葉十一本人軍事才能了。除非葉十一能像宣華三十一年那樣如一隻獵犬般不知疲倦的反覆奔波於漫長而漏洞百出的烽火線上,沒有失誤,沒有敗績,否則必定一觸擊潰。更加糟糕的是,目前,葉十一連依靠自己的軍事天才都不可能了,他甚至都不敢輕易離開長安。關中立足未穩,軍餉,糧食,無數的難題……方方面面都絆住了他的手腳。除非葉十一本人,誰也不可能替代他來坐鎮中樞。他也絕對不可能留下一個一團亂麻的大後方,提溜著一盤散沙似地軍隊親征的。正如陸子周在制定方略的時候面對江南諸將的質疑所回答的那樣——

“葉十一?的確無論怎樣必勝的戰局遇上了他都有可能被扭轉。但是,現在這個時候,我們完全不必擔心葉十一會從哪個方向迎擊。因為在整頓好大後方之前,他絕對不可能離開長安。我想,這至少需要八個月到十個月的時間。北伐能不能夠成功,就看我們能不能在今年的年底攻下函谷關和晉陽。而現在,正是我們最有利的時機。”

最好的戰略配合最強大的陣容對陣最虛弱的葉十一,還有比這更有利的局面麼?如果這樣還不能贏,那簡直就沒有天理了呢!

於是,北伐軍果然就在這樣的天理昭昭下高歌猛進,一路奏凱,似乎後方門閥貴族間的爭權奪勢都阻擋不了他們勝利的腳步。三路大軍,手掌一樣地伸出去,彭城、項城、許昌、均口、南鄉、魯陽,這些中原大地上閃閃發光的明珠一個接著一個被握進了掌心。

而葉十一呢?葉十一沒有任何反應。他像冬眠了一樣,蟄伏在長安城,木然地注視著他在中原的部下在北伐軍如虹的氣勢下節節後退,一路撤進函谷關,撤回河東。甚至有些軍隊根本沒怎麼抵抗就後撤了。

這還是那支只用了不到十個月就征服了整個北方的軍隊嗎?除了武關方向宇文翰與羅小乙之間的反覆而兇殘的廝殺稍稍體現出一點過去的風采之外,整個戰局都呈一面倒的形勢。

甲申年八月二十四日,自壽州、項城、許昌一線出淮河正面的張襄大軍攻克成皋,與溯汴水西進兵出滎州的王餘、沈林水軍夾擊虎牢,八月二十七日,虎牢告破。張襄還師成皋,王餘兵出虎牢。

荊襄方向,八月二十五日,狄桂華兵進陽城。

山東方向,楊同開啟鉅野澤後,曹秋何自彭城出兵,與之會合後,沿黃河西進。八月初三日,攻克滑臺。八月二十六日,兵至鞏城。

三路大軍,以合圍之勢形成會攻洛陽的局面,東都指日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