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7章 電腦和人腦的對決

錦標賽上,MacHackVI成為第一個擊敗人類棋手的國際象棋程式。

1968年,國際大師戴維.列維公開表示十年之內計算機不會擊敗他,併為此賭 3000美元。

1970年,首屆計算機國際象棋錦標賽在紐約舉行。冠軍被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阿特金(Atkin)和格爾林(Gorlen)編寫的程式CHESS3.0奪走。本次比賽共有6個程式參加。

1971年,莫斯科控制科學研究所編寫了一個程式,名為KAISSA。它於1974年斯德哥爾摩計算機國際象棋錦標賽的決賽上以4-0完勝對手榮獲冠軍。

1974年,世界通訊國際象棋世界冠軍漢斯.波爾萊納(Hans.Berliner)撰寫了他的博士學位論文,題目是“用於解題的國際象棋計算機”。(Chess Computer as Problem Sloving).

1975年國際特級大師大衛.勃龍斯坦在維爾紐斯舉行的一個錦標賽中利用KAISSA的殘局棋庫贏得了一個封局。

1976年,在北加利福尼亞舉行的保爾.馬森錦標賽的B組賽中,CHESS4.5獲得冠軍,表現分為1950。

1976年,在海法舉行的國際象棋奧林匹克團體賽上,計算機被用於編對工作。

1977年,世界上誕生了第一臺國際象棋微機,名為 CHESSCHALLENGER(國際象棋挑戰者)。同年,國際計算機國際象棋協會(ICCA)成立。

1977年,CHESS4.5贏得明尼蘇達公開賽冠軍,戰績為5勝1負,表現分為2271。

1977年的哥倫布日(即十月十二日,美國某些州的法定假日)在俄亥俄州舉行的美國公開賽上,一臺名為SNEAKY PETE的電腦成為第一個參加該賽的計算機。

1977年,米歇爾.斯蒂恩(Michel.Steen)成為第一位輸給計算機的特級大師。

1978年,在聖約瑟(哥斯大黎加首都)舉行了世界上首次微機國際象棋賽。

1980年,倫敦舉辦了首屆世界微機國際象棋錦標賽。

1981年,電腦CRAZY BLITZ以5-0的比分完勝對手,獲得密西西比州冠軍,其表現分為2258。

1982年,電腦BELLE由於前往蘇聯參加計算機國際象棋錦標賽而被美國國務院沒收。國務院說此舉違反了美國技術轉讓法中關於禁止將高科技的計算機運往國外的條款。

1983年,BELLE在慢棋賽中擊敗一名大師,並且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得大師分的計算機。

1984年,在加拿大一臺微機首次戰勝了大型機。

1985年,電腦HITECH的表現分達到2530分。

1987年,美國業餘國際象棋錦標賽成為第一個完全由計算機編排的比賽。

1988年,計算機“深思”與特級大師託尼.邁爾斯並列美國公開賽冠軍,表現分達到2745分。

1988年,電腦HITECH在美國賓西法尼亞國際象棋錦標賽中擊敗國際大師Ed Formanek(2485)榮獲冠軍。

1988年,丹麥棋星本特.拉爾辛成為第一位在大型比賽---美國公開賽中負於計算機的特級大師。

1989年,電腦“深思”在加拿大舉行的世界電腦國際象棋錦標賽中一舉奪魁,並且等級分達到2600分。同年在另一次比賽中“深思”還戰勝了特級大師羅伯特.伯恩(Robert.Byrne

1990年,一個名叫WCHESS的程式在波士頓舉行的哈佛杯比賽中成績超越了所有的特級大師。

1994年,在德國慕尼黑舉行了一次5分鐘快棋賽,包括卡斯帕羅夫在內的17名特級大師參加了比賽。比賽中卡斯帕羅夫被電腦FRITZ3擊敗。該程式還戰勝了阿南德、肖特、格爾凡德和克拉姆尼克。有趣的是,特級大師羅伯特.許伯納拒絕與FRITZ3交手,因而以棄權作負。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一位特級大師因棄權而負於電腦。

1996年2月10--17日“深思”的後代“深蘭”(Deep Blue)在美國費城與卡斯帕羅夫交手。結果,卡斯帕羅夫以4-2取勝。

1997年5月4日--11日“深蘭”的後代“更深的蘭”(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