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0章 象棋小故事

。”他‘敲棋編曲、競日無休’,常以此為樂。康熙年間,曾編寫《梅花譜》的作者王再越,一生不求名利,為人剛直不阿,常常借棋喻世,時有點睛之筆。請看此詞:“嘆英雄,勤勳立業類枰場;看世情,爭先鞏後似棋忙。”風流名士紀曉嵐,曾為一幅《八仙對弈圖》題詩,其中有這樣兩句:“局中局外兩沉吟,猶是人間勝負心。”意思是說,神仙都免不了好勝之心,況凡人乎!就以‘八仙’中的純陽真人呂洞賓為例,身雖離紅塵,卻仍嚮往著‘教著殘棋山月曉,一聲長嘯海天秋’的精神生活。到了近代,隨著列強侵入,國家戰亂,許多文藝專案消聲匿跡。唯獨象棋依然出現,只不過形式不同罷了。一些名士的憤世之詞也少不了棋的內容。‘政怨桑田會成海,豈直長安嗟如弈’-這是梁啟超的心聲。你聽過象棋救國嗎?這是百歲棋王謝俠遜的真實故事。青年時代,他用排局諷刺腐敗的滿清政府,譏諷袁世凱稱帝,抗議喪權辱國條約等。辛亥革命成功,他又以排局形式祝賀,並在旁題寫了‘匹夫倡義武昌城,掃盡鯨鯢草木驚’的詩句。為了給抗日鬥爭募捐資金,他頻頻下南洋比賽和訪問……總之,謝俠遜對中國象棋事業的貢獻良多,限於篇幅,就不細表了。馬倥傯,許多將軍常有棋具伴身,不僅方便易帶,更主要的是可以啟靈智,消沉悶,穩軍心。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要數左宗堂和陳毅了。象棋還可以是聯絡群眾的橋樑。***當年化名胡服在敵佔區開展工作時,曾以棋為橋,消除對方戒心,進而達到了解敵情的效果。

從以上種種,不難看出象棋的感染力極強。一旦沾身,如影隨形,很難擺脫。古人曾以“忘食,忘寢、忘憂”形容之。更有甚者,有人還寫下如此詞句:“若無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雖然稍嫌過激,但立意不差,無非勸人們多點文化情趣與豪邁性格罷了。說到這裡,不能不說說名人的‘棋品’。凡古今名人,物件棋的勝負心大都較淡,他們講求的是以棋會友,陶冶情操,勝了呵呵一笑,敗了擺上再來,正如東坡居士倡導的‘勝固欣然,敗亦可喜’。關鍵在於參與。人們很少聽到有哪位名人因下棋而‘紅臉’。我們也注意到,既便非常認真的職業棋手,其‘棋品’之優劣,也是與其本身具備的文化素養成正比的。有的‘品藝兼優’有的則‘藝高人低’。名人,不管哪一類的名人。或仙家,佛家、儒家、或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或帝王將相,或騷人墨客……他們和棋都有這樣和那樣的緣份和感情。隨著世界象棋聯合會的成立,象棋--這項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已然成功地推向了世界,而負責各國各地區象棋活動的組織者幾乎全是該地區的社會名流。確切點說,喜愛和支援象棋的名人不僅在華夏比比旨是,即使在異域他鄉,也處處可見。

象棋是真正的鄉野遊戲,比之圍棋,流傳面更加廣泛,在民眾中的影響力也更加大。

一個鄉下的孩子,很可能終身不知圍棋是何物,但物件棋卻是絕對不會陌生的。

如果說圍棋是陽春白雪,象棋就絕對是下里巴人,簡單,通俗,易學,而又包含了數不清的樸素真理。我們的日常用語中就有很多是來源於象棋。像常用來比喻一個人身處沒有回頭路的時候,就說他是過了河的卒子;還有一些更是成了成語諺語,如棄車保帥,如棋差一著,縛手縛腳等等,這些話原本是下棋的人的一些感觸,但流傳開來後,不會下棋的人也跟著用了。

一副象棋,不過區區三十二枚棋子,一邊十六枚,棋盤成九宮狀,縱橫都是九路,中間以河界分開,就這麼簡單的一個形狀,棋子在上面卻能演變出千變萬化。

雙方對弈,初始子力完全相同,棋子擺放的位置也完全相稱,可以說雙方是完全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的。然則等開局後,你一步我一步的走上幾個回合之後,高下立判。多算者多勝,少算者少勝,不算者只會憑運氣逮著對方的暈招兒偶勝。

象棋有好幾種玩法,一種是正兒八經的從頭下起,一般要經歷開局,中盤,殘局三個階段才算玩;第二種是讓子玩法,這種玩法一般是棋力相差太多的兩人為了拉近雙方的棋力差距而用的,有讓單馬的,有讓雙馬的,更誇張的是讓單車單馬單炮的;第三種就是殘局玩法了,一個人佈陣,讓另一個人來破,頗有點三國中諸葛亮擺陣來讓司馬懿破陣的味道。只是在象棋中,一般佈陣的人都會讓另一人來選擇,紅棋黑棋任你挑,就看你有沒有本事看破自己的佈置了。

象棋自定型以來流傳了幾百年近千年,留下的經典殘局不知有幾凡,其中很多都是充滿了迷惑性的殘局,你一眼看過去,往往會覺得一方已必勝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