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他明早出朝來也。”唐三藏問:“出朝作甚?”那人道:“明日早朝,領三千人馬,架鷹犬出城採獵,師父斷得與他相見。見時肯將我的言語說與他,他便信了。”唐三藏道:“他本是肉眼凡胎,被妖魔哄在殿上,那一日不叫他幾聲父王?他怎肯信我的言語?”那人道:“既恐他不信,我留下一件表記與你罷。”唐三藏問:“是何物件?”那人把手中執的金廂白玉圭放下道:“此物可以為記。”唐三藏道:“此物何如?”那人道:“全真自從變作我的模樣,只是少變了這件寶貝。他到宮中,說那求雨的全真拐了此圭去了,自此三年,還沒此物。我太子若看見,他睹物思人,此仇必報。”唐三藏道:“也罷,等我留下,著徒弟與你處置。卻在那裡等麼?”那人道:“我也不敢等。我這去,還央求夜遊神再使一陣神風,把我送進皇宮內院,託一夢與我那正宮皇后,教他母子們合意,你師徒們同心。”唐三藏點頭應承道:“你去罷。”
那冤魂叩頭拜別,舉步相送,不怎麼踢了腳,跌了一個筋斗,把唐三藏驚醒,卻原來是南柯一夢,慌得對著那盞昏燈,連忙叫:“徒弟徒弟”豬八戒醒來道:“什麼土地土地?當時我做好漢,專一吃人度日,受用腥羶,其實快活,偏你出家,教我們保護你跑路原說只做和尚,如今拿做奴才,日間挑包袱牽馬,夜間提尿瓶務腳這早晚不睡,又叫徒弟作甚?”唐三藏道:“徒弟,我剛才伏在案上打盹,做了一個怪夢。”孫悟空跳將起來道:“師父,夢從想中來。你未曾上山,先怕妖怪,又愁雷音路遠,不能得到,思念長安,不何日回程,所以心多夢多。似老孫一點真心,專要西方見佛,更無一個夢兒到我。”唐三藏道:“徒弟,我這樁夢,不是思鄉之夢。才然閤眼,見一陣狂風過處,禪房門外有一朝皇帝,自言是烏雞國王,渾身水溼,滿眼淚垂。”這等這等,如此如此,將那夢中話一一的說與孫悟空。孫悟空笑道:“不消說了,他來託夢與你,分明是照顧老孫一場生意。必然是個妖怪在那裡篡位謀國,等我與他辨個真假。想那妖魔,棍到處立要成功。”唐三藏道:“徒弟,他說那怪神通廣大呢。”孫悟空道:“怕他什麼廣大早老孫到,教他即走無方”唐三藏道:“我又記得留下一件寶貝做表記。”豬八戒答道:“師父莫要胡纏,做個夢便罷了,怎麼只管當真?”沙悟淨道:“不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我們打起火,開了門,看看如何便是。”孫悟空果然開門,一齊看處,只見星月光中,階簷上真個放著一柄金廂白玉圭。豬八戒近前拿起道:“哥哥,這是什麼東西?”孫悟空道:“這是國王手中執的寶貝,名喚玉圭。師父啊,既有此物,想此事是真。明日拿妖,全都在老孫身上,只是要你三樁兒造化低呢。”豬八戒道:“好好好做個夢罷了,又告誦他。他那些兒不會作弄人呢?就教你三樁兒造化低。”唐三藏回入裡面道:“是那三樁?”孫悟空道:“明日要你頂缸、受氣、遭瘟。”豬八戒笑道:一樁兒也是難的,三樁兒卻怎麼耽得?”唐僧是個聰明的唐三藏,便問:“徒弟啊,此三事如何講?”孫悟空道:“也不消講,等我先與你二件物。”
好大聖,拔了一根毫毛,吹口仙氣,叫聲:“變”變做一個紅金漆匣兒,把白玉圭放在內盛著,道:“師父,你將此物捧在手中,到天曉時,穿上錦蝠袈裟,去正殿坐著唸經,等我去看看他那城池。端的是個妖怪,就打殺他,也在此間立個功績。假若不是,且休撞禍。”唐三藏道:“正是,正是”孫悟空道:“那太子不出城便罷,若真個應夢出城來,我定引他來見你。”唐三藏道:“見了我如何迎答?”孫悟空道:“來到時,我先報,你把那匣蓋兒扯開些,等我變作二寸長的一個小和尚,鑽在匣兒裡,你連我捧在手中。那太子進了寺來,必然拜佛,你盡他怎的下拜,只是不睬他。他見你不動身,一定教拿你,你憑他拿下去,打也由他,綁也由他,殺也由他。”唐三藏道:“呀他的軍令大,真個殺了我,怎麼好?”孫悟空道:“沒事,有我呢,若到那緊關處,我自然護你。他若問時,你說是東土欽差上西天拜佛取經進寶的和尚。他道有甚寶貝?你卻把錦蝠袈裟對他說一遍,說道:‘此是三等寶貝,還有頭一等、第二等的好物呢’。但問處,就說這匣內有一件寶貝,上五百年,下五百年,中五百年,共一千五百年過去未來之事,俱盡曉得,卻把老孫放出來。我將那夢中話告誦那太子,他若肯信,就去拿了那妖魔,一則與他父王報仇,二來我們立個名節。他若不信,再將白玉圭拿與他看。只恐他年幼,還不認得呢。”唐三藏聞言大喜道:“徒弟啊,此計絕妙但說這寶貝,一個叫做錦蝠袈裟,一個叫做白玉圭,你變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