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4部分

和精力。

見蕭佐帶領客人到來,李夢涵忙迎了過來,很謙恭地笑臉相迎:“蕭董來了,怎麼不提前打個電話說一聲,我好提前準備一下。”

蕭佐無所謂地揮了揮手:“沒有外人,不用花樣文章,直接上最拿手的菜就行了。”

早晨的雅間佈置得很古典,正中有一張八仙桌和兩把太師椅,正對大門的牆上,有一副對聯,對聯不是尋常的“財源廣進”一類的俗聯,而是一副很有意思怪聯。

上聯是:回憶去歲,饑荒五、六、七月間,柴米盡焦枯,貧無一寸鐵,賒不得,欠不得,雖有近親遠戚,誰肯雪中送炭。

下聯是:僥倖今年,科舉頭、二、三場內,文章皆合適,中了五經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張三李四,都來錦上添花。

橫批是四個大字:世態炎涼。

向來雪中送炭難,錦上添花易,但往往卻又是雪中送炭是一輩子的恩情,而錦上添花只是過眼雲煙。

“這對聯有意思,有什麼典故沒有?”夏花看了對聯,很是詫異,“難道說,當年蕭家沒有發家之前,見識了太多的世態炎涼?”

蕭佐點了點頭:“是呀,蕭家當年窮的時候,借一百塊都借不出來,親朋好友都繞著道走,後來發跡了,別說親朋好友都紛紛上門了,就是銀行也求著天佑集團貸款,好幫他們完成任務。這副對聯的背後,確實有一個典故,是說當年有一個窮書生,進京考試沒有盤纏,向親朋好友借貸,均被拒絕。中舉後,親友紛紛前來巴結,趨之若鶩,他一時感慨世態炎涼,就寫下了這一副對聯。我爸對此深有體會,就請人寫了這副對聯掛在牆上,以警醒蕭家子弟,要時刻保持謹小慎微的作風,否則一朝栽倒,就會歷史重演。”

“說得是呀,一個家族想要興旺很難,但想要衰敗,卻很容易。古人常說,富不過三代,山西喬家傳了五代,知道是什麼原因嗎?”施得落座之後,接過了蕭佐的話。

“山西喬家?喬致庸?”蕭佐問道。

“對,就是喬致庸。”施得點頭說道,他對喬致庸的為人很是推崇,“喬致庸是一個儒商,他的儒商大道的經商理念是一信、二義、三利。人棄我取,薄利廣銷,維護信譽,不弄虛偽……喬致庸素性恬淡、酷嗜讀書,經營財務非其所願亦非其所長,但他卻將喬家推到了最高的高度,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知人善任,待下寬厚,豁達大度,慎始慎終,所以人人都樂意為其所用。所有可以傳承的家族,必定有其過人之處,喬家當年作為晉商的代表人物,一度是晉地首富,能傳承五代才衰,原因有兩點……”

“哪兩點?”蕭佐知道施大師的話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感而發,也是借古喻今,是對他的教誨,他有必要認真聆聽。

“一是喬致庸的一生頗有善行,經常救濟貧民百姓。特別是在清光緒三年,天遭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民謠有‘光緒三年,人死一半’的說法。當時喬致庸曾開倉賑濟。對此,光緒八年版《祁縣誌》有記述,並給予褒獎。在理家上,他經常告誡兒孫經商處事要以‘信’為重,以信譽得人。其次是‘義’,不哄人,不騙人,該得一分得一分,不賺昧心錢。第三才是利,不能把利擺在首位。又誡‘驕、貪、懶’三個字。他治家有方,以《朱子治家格言》為準則,把它當作兒孫啟蒙的必讀課,同時寫在屏風上,作為每日的行動規範。兒孫如果有過失,就讓他們跪地背誦。如果犯了拋米撒面之錯,便把‘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反覆誦讀,直到認錯為止。然後再作一番訓教,最後犯者謝赦,慢慢退出。喬致庸還把他親擬的對聯讓人寫好掛在內宅門上,對聯是‘求名求利莫求人,須求己。惜衣惜食非惜財,緣惜福’。”

“求名求利莫求人,須求己。惜衣惜食非惜財,緣惜福……”蕭佐重複了一下對聯,點頭讚道,“古人治家有方,所以才會家道興旺。損人慾以復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第二個原因是什麼呢?”

“二是喬家治家很嚴。其家規是一不準吸毒,二不準納妾,三不準虐僕,四不準賭博,五不準冶遊,六不準酗酒。這些家規既杜絕了禍起蕭牆的根由,又成為家庭持盈保泰的保證。他教育兒孫‘唯無私才可大公,唯大公才可大器’,‘氣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學忌滿、知欲圓、行欲方’,‘待人要豐,自奉要約’,等等,正是因為他的嚴格要求,喬家的後代,才一直恪守人倫道德。”

“嗯,待人要豐,自奉要約,做人和經商其實是一樣的道理,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才能成功。”蕭佐從施得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