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的陸軍,都投放在日本戰場嗎?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既然不可能,那就說明阿尼塔是在信口開河。信口開河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忽悠虎賁軍,忽悠他張準。但是,荷蘭人對日本,肯定是有野心的。只是,這個野心,到底是落在什麼東西上面呢?是整個日本?還是半個日本?又或者是日本的某個地方?
媽的!
石見銀山!
張準忽然悄悄的捏捏自己的大腿。他猛然發現,自己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那就是石見銀山的存在。要是荷蘭人從西部登陸,就控制了石見銀山,就等於是控制了一個聚寶盆,一棵搖錢樹。難道說,荷蘭人擔心虎賁軍搶先動手,所以才提出這樣的建議來?
石見銀山的位置,位於石見國的中部,在對馬海峽的附近。要是虎賁軍從這裡登陸,的確可以直接控制石見銀山。但是,石見國的周圍,沒有合適的港口,無法補給,這是很重要的問題。一旦上岸的部隊,遭受到幕府軍隊的圍攻,後果比較麻煩。
“阿尼塔先生,我想,這個計劃,太過龐大,我們虎賁軍的力量,還非常的弱小,恐怕沒有足夠的力量參與。要不,我們只要石見國就夠了。其他的,都是你們荷蘭人的。”
張準笑眯眯的說道。
“啊!”
阿尼塔頓時就是一愣。
“我們只要石見國一個地方,別的都不要。”
張準慢慢的一字一頓的說道。
“那不行。”
阿尼塔立刻拒絕。
“為什麼呢?”
張準不緊不慢的問道。
“石見國在日本的西部,那是我們荷蘭人的勢力範圍。鑑於我們之前的協議,你們虎賁軍,是不應該插手石見銀山的。”
阿尼塔硬邦邦的說道。
王時德和王君宇對望一眼,然後學著張準的樣子,悄悄的豎起中指。媽的,還以為荷蘭人那麼積極的到日本來幹嘛呢,原來也是為了石見銀山。白花花的銀子,果然是人見人愛啊!
“果然。”
張準的心裡,同樣是微微一笑。
難怪荷蘭人的反應如此積極,估計,他們一早就看上了日本的石見銀山。他們應該制定有如何搶奪石見銀山的計劃,並且一早就授權給荷蘭東印度公司,甚至,有可能直接授權到了臺灣總督普特曼手裡。當有機會插手日本戰場的時候,他們立刻就做出了反應。
這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荷蘭人的艦隊,會這麼快到達廣島。從日本到臺灣,水路只要二十來天的時間。日本人的求救使者,肯定要先到達臺灣,才能和荷蘭人取得聯絡。估計在這個時候,普特曼就迅速的集結了自己能集結的艦隊,北上到達了廣島。集結艦隊需要一定的時間,北上也要一定的時間,因此,荷蘭人的艦隊,在近期才進入廣島。
普特曼的手裡,應該沒有足夠強大的海軍力量,還無法將虎賁軍海軍一口氣吃掉。所以,普特曼就讓阿尼塔到來,對虎賁軍大肆的灌吹**湯。目的很簡單,就是讓虎賁軍麻痺大意,為荷蘭人調集更多的艦隊,爭取時間。一旦荷蘭人有更強大的艦隊到來,估計就要對虎賁軍動手了。
至於日本幕府方面,付出的代價,必然也是石見銀山。估計德川家光也應該是思考了很長的時間,才做出這般決定。放棄石見銀山,德川家光當然不願意。但是,他是不得不放棄。要是幕府將軍打了敗仗,覆滅了,那就什麼都沒有了。相反的,拋棄一個石見銀山,卻獲得了權力的儲存,幕府還是可以接受的。
……荷蘭人最喜歡什麼?
最喜歡的當然是白花花的銀子。
目前,在荷蘭國內,最興旺的行業,不是造船業,不是海上貿易,不是發戰爭財,而是金融業。準確來說,是以放貸為主的銀行業。放貸的利潤,要比做生意穩定得多,收益也相當的不錯。在二十年前,荷蘭只有大約十家的銀行,現在,已經增加到了一百多家。每家銀行的資本,也大大的增加。
每年,都有大量的荷蘭人,將從各地獲取的利潤,投入到銀行中,然後大量的放貸,以獲取高額的利息。據說,在鼎盛時期,每年流入荷蘭的貸款利息,就有一億荷蘭盾。這個數字,簡直駭人聽聞。越來越多的荷蘭人,不喜歡幹活,不喜歡出海,不喜歡做生意,只願意收取利息過日子,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
後世有歷史學家研究,說荷蘭人最終失去海上霸主的地位,並不是因為英國人的崛起,而是荷蘭人自己打敗了自己。他們太喜歡放貸了,太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