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候,及時的撤退,及時的修補,是可以避免戰艦沉沒的。
說到戰艦的結實程度,鄭家艦隊的三桅炮船,和虎賁軍海軍的龍神艦,其實都是不相上下的。三桅炮船的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的成熟,只要原材料方面,沒有大的問題,製造出來的三桅炮船,都是相當堅固的。
但是,鄭家艦隊的這些三桅炮船,只能使用船首的兩門紅衣大炮射擊,側舷的佛郎機火炮,完全無法使用,這樣一來,鄭家艦隊的火炮密度,就有點不夠了。炮火的密度不夠,就無法迅速的摧毀對方。
在當時的海戰,想要完全摧毀敵人的一艘戰船,非常的困難。必須有大量的炮彈,包括鏈彈和葡萄彈。有人計算過,在十八世紀的海戰,火炮在五百米以上的命中率,不足百分之十。換言之,一百發的炮彈裡面,最多隻有十發可以準確的打中目標。
想要儘快的摧毀目標,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增加火炮的數量。幾百門,幾千門,甚至是幾萬門火炮的齊射,即使只有百分之十的命中率,都可以給目標造成致命的傷害。這就是戰列艦獨霸大海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了提高命中率,當時的各國海軍,都在拼命的發展大型戰列艦,希望在戰列艦的上面,安裝儘可能多的火炮,以取得最佳的齊射效果。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要是最大型戰列艦的火炮數量,不超過100門的話,你出門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
“鏈彈!”
“葡萄彈!”
隨著口令不斷的下達,虎賁軍戰艦的炮火,越來越兇猛。
英國人希伯托馬斯除了是個不錯的參謀軍官之外,還是個不錯的炮擊教官。他充分利用張準賦予他的權力,對虎賁軍海軍的炮擊術,做出了很多具體的細緻的改進,同時嚴格要求所有的炮手,都必須達到他的要求。
在真實的歷史上,英國人稱霸海洋的秘訣之一,就是強悍的嚴格的死板的炮擊術。英國人採取一個人瞄準,其他人全部跟著這個人的引數射擊的辦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西班牙無敵艦隊,就是被英國艦隊這樣打敗的。
現在,虎賁軍海軍的主力艦隊,都已經全面推行這樣的炮擊術。每艘戰艦的上面,都有一個最優秀的炮擊指揮長。這個炮擊指揮長,絕對是身經百戰的炮手了。所有的炮擊,都交給他來指揮,其他人只要按照他的命令,埋頭開炮就是了。
鄭家艦隊的炮手,戰鬥經驗雖然豐富,水手們計程車氣也不算低,但是,和虎賁軍海軍比起來,在技術上,還是有些差距的。某些技術,在關鍵的時刻,就會發揮作用。
對於技術的追求,鄭芝龍肯定沒有張準來得這麼迫切。時代的侷限性,讓鄭芝龍無法在技術進步上,投入太多的精力。這就註定了,在兩軍的交戰中,虎賁軍海軍,依靠技術上的優勢,可以取得更好的戰績。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江面上,炮聲隆隆,硝煙瀰漫。
在南京城裡面,同樣是一片的緊張。鄭家艦隊和虎賁軍海軍,就在江面上交戰,這對於南京城的所有官員來說,都是一種煎熬。幾乎每個官員的內心,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希望鄭家艦隊獲勝的,數量稍微少一點。主要是虎賁軍海軍曾經連續擊潰鄭家艦隊,讓他們對鄭家艦隊的信心不足。但是,因為處在和虎賁軍對立的立場上,他們還是希望鄭家艦隊獲勝。雖然,從眼前的情況來看,鄭家艦隊想要取勝,不太容易。
希望虎賁軍獲勝的,數量就要多一點。這些人,未必是虎賁軍的擁護者。他們中的相當部分人,都是見風使舵的高手。他們覺得,虎賁軍最終是要一統天下的,而虎賁軍的各項政策,也沒有完全趕盡殺絕,給他們留了一定的後路。與其提心吊膽的等著判決到來,還不如早點知道結果。
當然,也有人希望兩者最好同歸於盡。比如說,劉宗周就有這樣的想法。要是鄭芝龍和張準互相火拼,最後同歸於盡的話,那就更好了。不過,劉宗周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現實的。天下,最終還是要落入某一個人的手中。
特別是虎賁軍海軍,想要完全消亡不可能。劉宗周從各個渠道獲得的訊息,都在清楚無誤的顯示,虎賁軍海軍,正在拼命的製造各色戰艦。來自遼東的木材,正源源不斷的被砍伐下來,然後送到各個造船廠,源源不斷的轉化為一艘艘兇猛的戰艦。
張準想要這麼多的戰艦來做什麼?當然是對鄭芝龍凍手了。說到雙方戰艦的增加速度,鄭芝龍方面,明顯比不上張準的步伐。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