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擋韃子的進攻。最終,韃子獲勝,明軍戰敗。關於戰鬥的過程,沒有必要做過多的描述,只簡單的描述幾個後果,以及其帶來的深遠影響。
第一個後果,是皇太極的地位從此變得異常的尊崇,成了大金國真正白勺一言九鼎的大汗。以前那些和他平起平坐的人,現在全部都被打壓下去了。皇太極在大金國的內部,就是皇帝一樣的存在,沒有人有資格撼動他的地位。即使是多爾袞,也只能是打豪格的主意。
因為在戰場上的連串勝利,一般的大金國子民,對皇太極從尊敬變成了崇拜,發誓跟隨皇太極戰鬥到底。趁著這場戰鬥的勝利,皇太極對大金國的內部,進行了多項的改革,大膽的提拔了很多的年輕人擔當重任,整個大金國,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在隨後的數年間,皇太極親自領軍,又或者是派遣得力部下,向朝鮮、蒙古不斷的發起攻擊,不斷的擴充套件地盤,不斷的掠奪人口和物資。最終,皇太極臣服了朝鮮和蒙古,讓大金國的實力,得到極大的提升,對明國的威懾更加的強了。
第二個後果,是明軍的防守力量,進一步的削弱。為了修建大淩河堡,明軍耗費了大量的錢財,結果,城堡落威,就被韃子搶走,完全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令人感慨。而被殲滅的數萬明軍,乃是明軍的精銳,他們的被殲滅,也讓遼東的明軍,失去了反擊的力量。
在這次戰役中,袁崇煥建立的關寧鐵騎,遭受到嚴重的打擊。準確來說,吳三桂現在率領的遼東騎兵,已經是第二代的關寧鐵騎了。
第二代的關寧鐵騎,戰鬥力顯然不如第一代。
就好像當初國民黨的74師,被全殲過以後,重新組建起來的部隊,只能算是二流了。
大淩河戰役的失敗,還讓明國的朝廷,還有明國的皇帝,都受到極大的打擊。崇禎皇帝登基的時候,是英姿勃發,躊躇滿志的。他一心想要建立永樂大帝一樣的功績。然而,接踵而來的打擊,讓這位年輕的皇帝,非常的尷尬。
先是韃子的第二次入寇,然後是大淩河戰役,每次戰鬥,明軍的精銳,都大量的損失。
朝廷本來就捉襟見肘的財政,因為連續的失敗,而變得更加的舉步維艱。沒錢沒糧的崇禎皇帝,自信心受到極大的打擊,自尊心變得非常的脆弱,隨之而來的,就是喜怒無常,急功好利,最終使得大明的江山,葬送在他的手裡。
提到大淩河戰役,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祖大壽。在明末的歷史上,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物。張準到來遼東以後,重點要清理的,也是這個叫做祖大壽的人,還有一大群姓祖的人。因為,有足夠的史實表明,這一群人,都是潛在的漢奸,性質甚至比吳三桂還要惡劣一點。
站在大淩河堡的北門甕城上,張準不動聲色的說道:”高公公,祖大壽什麼時候回來?”
高起潛圓滑的說道:“只怕短期內是回不來了。”
張準若有所恩的點點頭。從高起潛的回答來看,他一定是收了祖大壽的不少好處。先給你一個下馬賊,然後再給你一根棒棒糖,這就是祖大壽的策略。他就是用這樣的策略,輕鬆的就將高起潛和吳阿衡等人都收拾了。
吳阿衡附和著說道:“都督大人莫急,這種事急不來的。”
張準冷冷的說道:“如果我說祖大壽是皇太極派回來的內應,試圖在時機成熟的時候獻城投降,錦州隨時可能落在韃子的手裡,不知道吳督師還不會這麼說?”
高起潛和吳阿衡都全身一震。
獻城投降!
好大的帽子!
張準要在遼東,重新丈量田地,重新分配田地,已經給祖大壽造成致命的打擊了。但是,張準還不滿意,還要扣祖大壽一頂試圖獻城投降的帽子,這是典型的要將祖大壽置之死地了。一旦被扣上這樣的帽子,祖大壽就算死了一萬年,都無法翻身啊!
兩人都忍不住暗自誹謗兩句。我說,張準,祖大壽只是顧忌你而已,你好好的勸慰一番,祖大壽就會回心轉意的。需要扣別人一頂獻城投降的帽子嗎?你這樣做,簡直是逼迫祖大壽造反啊!
張準冷冷的說道:“怎麼…兩位大人又覺得我是在忽悠?”
高起潛圓滑的說道:“這種無根無據的事情,還是少說為妙,以免寒了廣大將士的心。”
吳阿衡也說道:”祖大壽是逃歸的,這是事實,都督大人這樣指責,的確讓人心寒。獻城投降,罪名太嚴重了。”
張準冷冷一笑,臉色陰沉的說道:“我也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