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淩河堡的韃子,應該是不知道祖大壽的叛亂計劃的,否則,他們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突然撤退。甚至,可能連韃子鑲紅旗的旗主塔拜都不知道祖大壽的計劃。
祖大壽應該是直接和皇太極取得聯絡的。結果,韃子過早的從大淩河堡撤退了。要是韃子現在還控制著大淩河堡,事情會更加的複雜。
但是,一旦塔拜知道錦州目前所發生的一切,他一定會想辦法策應祖大壽的。這是一個高階將領的最基本的意識,塔拜肯定有這樣的意識。因此,對於高起潛、吳阿衡和張準三人來說,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將祖大壽解決掉,然後騰出手來,對韃子進行打擊。
對於攻打錦州,高起潛和吳阿衡,都覺得壓力很大。他倆主政遼東,對錦州的防務,自然是熟悉的。錦州的防守,是非常堅固的,否則,也不能讓皇太極繞道而走。在目前的條件下,攻打錦州,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想來想去,最終還是要求助張準,還是要求助於張準的虎責軍。
“你們能動用多少人?”
張準臉色慎重的問道。
“三四萬人吧。”
高起潛有點鬱悶的回答。
因為祖大壽的存在,遼東的精銳,基本上都是他或者是遼東本地派的關係。這些人,有一部分參與了叛亂,眼下就在錦州城裡面。另外一部分人,就算沒有參與叛亂,也和叛亂的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想要動員這部分人鎮壓叛亂,是非常不現實的。搞不好,這些人陣前倒戈,投向祖大壽,那情況就更加的惡劣了。
“都有誰?”
張準冷靜的問道。
“黃得功,吳三桂,曹文詔,曹變蛟,唐通。”
吳阿衡慢慢的說道。
基本上,高起潛和吳阿衡能夠調動的,只有黃得功、吳三桂、曹文詔、瞢變蛟、唐通等幾個總兵官。黃得功是從士卒一路晉升起來的,一直都是薊遼督師的心腹,和祖大壽沒有什麼瓜葛。對於祖大壽的叛亂,黃得功是非常憤慨的,自告奮勇的打頭陣。
吳三桂是高起潛的心腹,是高起潛的乾兒子。祖大壽雖然是他的舅舅,兩人有親戚關係,但是吳三桂和這個舅舅的關係,並不是很好。吳襄和祖大壽的關係,一向都不是很好。
兩人如果真的要打起來,吳三桂是不會留手的。
曹文詔和曹變蛟,都是內地調來的,和遼東本地派本來就有衝突,攻打錦州,自然是義不容辭。至於唐通,純粹是打醬油的角色,可有可無的,不過,此人的確還是祖大壽沒有什麼瓜葛,倒是可以放心的使用。
事實上,在遼東的那麼多總兵官裡面,比較能打的,就是吳三桂、黃得功、曹文詔、瞢變蛟等人了。另外還有一個王廷臣。可惜王廷臣遠在關內,遠水救不了近火,鎮壓祖大壽,他他肯定是趕不上趟了。其他的人,基本上是依靠裙帶關係上來的。平時擺擺樣子還可以,但是真的打仗,那就不行了。
相對而言,祖大壽的幾個堂兄弟什麼的,本事的確不小。祖大壽最大的本錢,就是當初李成梁留下的很多人才。這些人才一代接一代的繁衍下來,開枝散葉,人數非常多。他們互相通婚,互相認乾爹,構成了一個非常龐大而團結的群體。這就是高起潛和吳阿衡等人都顧忌的遼東本地派,也就是所謂的真正的遼東王。
在這個怪胎一樣的群體裡面,不泛一些很出色的人才。祖大壽對韃子有好感,其實還要追溯到以前李成梁和努爾哈赤的關係。努爾哈赤當年可是李成梁的得力打手,而當年的李成梁,和朝廷的關係,也比較複雜。朝廷屢屢有人想要將李成梁調回來,李威梁就是找藉口不肯回去。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有人傳言,李威梁要擁兵自重,自立為王。唉,幾十年前的事情,完全就是一筆糊塗賬。
用三四萬人攻打錦州,難度的確很大。祖大壽麾下的精銳,步兵和騎兵加起來,不會少於兩萬人。祖大壽不是一個人叛亂的,還有一大幫子,如祖大弼等人。加上兩人挾持的其他總兵官的部隊,肯定不會少於四萬人。這本來是對抗韃子的主力所在,結果都被祖大壽給挾持了。
張準看著牆壁上的軍事地圖,沉思片刻,果斷的說道:“咱們先將錦州包圍起來,給祖大壽造成圍攻錦州的假象,然後集中主力,首先拿下杏山堡。”
吳阿衡皺皺眉頭,然後又點點頭。
高起潛則是眼前微微一亮,沉吟片刻以後,輕輕的頜首。
杏山堡,原來是杏山驛,只是一個普通的驛站而已。孫承宗主政遼東的時候,為了限制韃子騎兵的機動力,防止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