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和麻布,延伸在沙灘上。旁邊又有大量的桐油,散發著濃郁的刺鼻的味道。
不得不說,造船的確是一項龐大的系統的繁瑣的工程,無論是船隻本身,還是桅杆,還是船帆,還是帆具,還是索具,還是鈷具,都要有專門的人負責。當這些配套設施,都全部整理好以後,才能安裝到船上。每一艘船的下水,都不知道要經過多少人的努力。
薛知蝶遠遠的看到張準騎馬到來,帶著幾個造船工匠前來迎接,面無表情的說道:“呵,真是稀客啊!”
張準的回答比她的說話還要簡單,就一個字:“忙。”
其實,張準也就是一個月沒有到來造船廠。戎馬侄德的他,不可能時時到來這裡。像諸葛亮那樣事必親躬,最後累死的只能是自己。為人上者,只要管好人就足夠了,不必要管具體的事務。再說,自己好歹也是穿越者,不可能整天忙著幹活。不泡泡妞,不享受享受。對不起穿越者的身份啊!
薛知蝶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造船廠目前的情況。目前,造船廠有差不多五百人在幹活,其中,專業的造船工匠大約三十人,其他都是臨時請來的幫工。原材料的準備,還是很充分的。就技術難度來講,建造蒼山船基本沒有難度。
“能不能加快一點進度?”
張準最關心的,其實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進度。
他希望儘快有戰船可以下水。
“到十一月份的時候,應該可以下水了。”
薛知蝶自信的說道。
她謹慎的說道,同時開工的,有三艘蒼山船,現在已經完成了龍骨結構,接下來的建造,速度會快很多。但是,造船是系統的工程。很多環節是不能求快的,否則小質量就要受到影響。比如說,刷桐油。一艘船要反反覆覆的刷三次桐油。必須等前面刷的桐油乾透,然後繼續刷。如果前面的桐油不幹透,即使新的桐油刷上去,也不會有任何的效果。
張準說道:“有什有辦法,可以加快造船的進度?”
薛知蝶微微一笑,簡短的說道:“擴建船塢,同時開工建造更多的船。”
張準沉吟著說道:“擴建一個船塢,大概需要多少資金?”
薛知蝶說道:“一千六百兩左右吧。”
張準略微思忖,果斷的說道:“那就先擴建六個船塢!”
六個船塢,就是一萬兩左右”自然沒有任何問題。在洗掠了田橫島以後,現在的張準,的確可以用財大氣粗來形容。擴建六個船塢以後,就可以同時開工建造九艘船。三個月一艘,一年下來,有三十六艘。基本上可以組成一個小型的近海艦隊了。
薛知蝶目光熠熠的說道:“沒問題!只要有錢有糧,你要多少戰船有多少戰船!”
離開造船廠以後,張準來到黑龍灣。
騎著戰馬站在岸邊,張準果然看到港口的外面,的確有船隻在排隊,可見黃四郎和郭明泰所言非虛。目前的黑龍灣,的確不能滿足船隻裝貨、卸貨的要求了。好解決這個問題,只有擴建!
“劉胳呢?”
“畢他過來。”
張準沉聲說道。劉吉祥答應著去了。
很快,劉瞻就來到了。
負責黑龍灣建設的,叫做劉瞻,是個老實巴交的中年人。浮山城目前還是人才太少,張準能抓到一個是一個。只要能做點事情,都被張準給抓出來了。這個劉瞻,其實是很普通的軍戶,勝在老實,手腳乾淨,勤勞,張準就讓他來主管黑龍灣的建設。
“說說情況。”
張準沉吟著說拜
“好!”
劉瞻簡短的傘紹了目前港口的情況。
黑龍灣目前有五個泊位,可以同時停泊五艘船。每艘船的停泊時間,大約要六個。時辰,也就是半天。此外,晚上不能裝貨,卸貨,因此,基本上,一艘船要停泊一整天的時間。換言之,黑龍灣每天只能接納五艘船。這樣的吞吐量,顯然是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貨運需求難怪後面的船隻要排隊。
張準沉思著說道:“將泊位增加到二十個,需要多少銀子?”
劉瞻搖搖頭,表示自己無法計算。
張準只好皺眉說道:“一萬兩,夠不夠?”
劉瞻有些木訥的說道:“我先,“曰
張準忽然說道:,“你把劉一平叫來”。
劉瞻於是派人去了。
很快,劉一平到來了。
張準和劉一平也是老熟人了,在王世新還沒死的時候,劉一平曾經作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