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的工匠,聽到這樣一問,頓時都停住腳步,顯然很關心這個問題。如果他們遷居到莒南縣,虎賁軍卻又將莒南縣還給朝廷,那他們又要重新搬家了。他們是絕對不會再接受朝廷的統治的。
吳清亮肯定的說道:“沒有的事,他們只是路過這裡,順便看看的。我就在這裡,你們擔心什麼?都督大人要你們搬遷到這裡來,還能將你們賣給朝廷不成?”
那些工匠得到保證,這才散去了。
吳清亮掃了史可法和周鳴等人一眼,沒有說什麼,轉身離開了。
周鳴看看四周,又急又怒,低聲說道:“史大人,我看這裡有些邪門……”
史可法頜首不語,神情非常的複雜。
這裡邪不邪門,他自信還能看得出來。要說這些工匠是虎賁軍組織起來演戲的,實在是不像。看起來,朝廷的人在這裡的確是不怎麼受歡迎。或許,這裡面的確有虎賁軍的宣傳、煽動、慫恿的原因。但是,這幾年朝廷越來越不得人心,卻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連續加餉,將最後的一點民心都敗壞了。
他長期在戶部擔任職務,對天下賦稅的徵收情況,是非常瞭解的。崇禎皇帝的連續幾次加餉,其實都是飲鴆止渴的行為。按照相關法律的規定,士紳的田地是不需要繳稅的。換言之,只有平頭百姓的田地,才要交稅。遼餉、剿餉、練餉,其實針對的都是普通的平頭百姓而已。
然而,到崇禎年間,又還有幾個平頭百姓有自己的田地?就算有自己的田地,為了規避高額的稅收,他們寧願將田地賣給士紳,又或者是掛名在士紳的名下。再不就是乾脆將田地丟荒,然後逃亡去。這樣的結果,自然是朝廷的賦稅,越來越少。加餉的次數越多,收取的賦稅越少。
比如說,遼餉第一年還有三百多萬兩。到第二年,就只有一百多萬兩。到第三年,更是隻有不足百萬兩了。原因很簡單,被加派遼餉的田地主人,已經更換了。更換成了當地計程車紳以後,遼餉也就無法收取了。因為士紳是不用納糧的。
此後的剿餉、練餉也是如此。加得愈多,收得愈少。收得愈少,加得愈多。都形成惡性迴圈了。到最後錢沒有收到,民心卻是當然無存了。一個沒有民心的朝廷,焉能持久?史可法根本不敢觸及這個致命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實在是太可怕了。
史可法尚未說話,旁邊卻有人冷冷的介面說道:“嗬,史郎中都不敢說邪門,你倒敢說我們這裡邪門,你卻是何方神聖?”
周鳴和史可法都微微一驚,此人說話敵意如此明顯,到底是哪個?虎賁軍在莒南縣,還有什麼大人物?
卻看到在街道的拐角,出來一個年輕人,同樣是二十來歲,沒有穿衣服,精神抖擻的,身後還跟著五六個人。他掃了史可法和周鳴一眼,語調有些冷冰冰的說道:“史郎中,想不到我們會在這裡見面。上次在萊州城一別,還以為要很久才能看到史郎中,沒想到,三個月不到,史郎中又出現了。”
史可法微微一怔,隨即反應過來,含笑說道:“哦,你是劉航。”
這個年輕人正是劉航。作為救火隊的隊長,張準最喜歡將他放在最有需要的地方。比如說,莒南縣。莒南縣的各項改革和建設,他都是主導,眼下正忙得不可開交。他聽說史可法來了莒南縣,卻沒有時間見他。然而,事有湊巧,兩人居然在街道上相遇,還聽到了周鳴的話。
劉航的性子是比較直的,最受不得別人在背後說虎賁軍的壞話,當即就忍不住接話了。對於史可法,劉航還真是沒有什麼好感。在他看來,史可法就是朝廷的一條忠實的走狗,即使有幾分的才華,也不值一提。張準對史可法的態度,劉航一直都不以為然,覺得完全沒有必要。他盯了周鳴一眼,冷冷的說道:“史郎中的記性還不錯,我正是劉航。”
史可法是見過劉航的。他上次來宣讀詔書的時候,在萊州城就是劉航接待的。不過,兩人只是禮貌式的見面,並無深交。押送韃子首級路過萊州城的時候,劉航已經到其他地方救火去了,並沒有見面。當時,史可法就能夠感受到劉航對自己的強烈敵意。
事實上,在張準的隊伍裡面,這個劉航的思想是最激進的。對於現在的朝廷,劉航沒有絲毫的好感。他是真的要一心一意的推翻現在的朝廷,重新建立大同社會的。因此,無論史可法有些什麼優點,只要他是朝廷的人,劉航就將他看做是敵人。對待敵人,當然沒有必要客氣。
史可法緩緩的說道:“沒想到在這裡能遇到子豪,真是有緣。”
劉航不冷不熱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