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部分

是花樣系列麼?”

正文 第20章 策劃【三江票】

話音落下,頓時所有人都看了過來,阿九覺得他們的眼神非常奇怪,怎麼有點像是‘原來還有這招’的感覺。@頂@點@小@說,。。

羅英石也頗為意外地看了過來,不過他的臉上依舊沒有什麼表情,深深地看了阿九一眼,道:“是我在問你,不是你在問我。不知道的自己搜尋,現在開始,一個一個回答。”

阿九把手機掏出來,真的在搜尋了。羅英石的眉頭蹙了起來,倒也沒說什麼。一些人心裡開始竊喜,這笨蛋算是完了,少了一個競爭對手。

面試的人陸續開始回答,有人說正,有人說反,阿九留心聽著,把前面的人說話的方式記下來,留著自己一會兒好用。他能成為打工的達人,超強的學習能力幫了他很大的忙。雖然沒有參加過這種面試,但他也不擔心什麼。反正是五十對五十的機率,怎麼想的就怎麼說就好了。

他沒什麼壓力,能得到這個機會更好,得不到就再去打工,現在有了自己的車,做什麼都方便了,賺點生活費應該不是難事。

前面的人陸續回答完了,到了阿九。羅英石看著他,等著聽他的答案。其他人也看著他,等著看他的笑話。

前面的人,大部分都說了應該做下去。阿九聽出了點意思,這幫人話裡話外都是在捧羅英石。因為這個花樣系列就是他做的節目,naver上有一條這樣的新聞,《花樣爺爺》是羅英石離開kbs的轉型之作,後續推出的《花樣姐姐》,《花樣青春》擴大了他在‘週五綜藝’的影響力,也一舉把他送到了‘韓流文化影響力top5’的位置,稱得上是他在《兩天一夜》後新的代表作。

這樣說也不是沒有道理,按照這篇搜尋到的新聞裡面的說法,韓國的‘典型綜藝’,比如《兩天一夜》,《runningman》,《無限挑戰》等,無一不是做了很長的時間,似乎一個綜藝節目的成功,一定要用時間來證明。這個花樣系列才剛到一年,按照這個‘經典’理論,完全可以再做兩年,甚至三年、五年。說應該繼續做下去是穩妥之言,因為如果你說別做了,豈不是在說花樣系列不如《runningman》或者《無限挑戰》?

羅英石和金泰浩直接有那麼點微妙的競爭感,說花樣系列不如《無限挑戰》,不等於就是說羅英石不如金泰浩,讓他面子往哪兒放?

阿九也想順著前面的人說,但話到了嘴邊,他又改口了。反正也沒一定指著這碗飯吃,又何必趨炎附勢。

“我覺得做還是能做下去,但是綜合所有情況看,趁好就收是聰明的做法。”

羅英石眼神微變,似乎有些不悅,語速也加快了一點,問道:“你憑什麼這麼說?花樣系列的廣告主影響力在所有綜藝中穩居前十,按投入產出比來算,說是賺錢的前三名也不為過,現在收手重新來,哪兒能看出聰明?”

阿九並不緊張,道:“我覺得能做下去的原因就是這個,從利益出發,這個系列是還可以做下去。但是我認為從《花樣姐姐》開始,花樣系列的走向就有點歪了。到後面的《花樣青春》乾脆就是在消費前面積累下的品牌價值。這樣雖然還能消費一陣子,但也在急速的讓這個品牌貶值。最多一年,人們會討厭聽到‘花樣’這兩個字,會開始懷疑羅英石還能有什麼花樣,再然後就會傷害到‘羅英石’這三個字的品牌價值,這是得不償失的做法。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如果看中眼前的利益,可以一直做下去,花樣什麼都行,直到做不下去為止。但如果趁好就收,專心製作下一個系列,帶著花樣系列積累起來的期待值,收穫一定更大。”

羅英石的目光變了,其他人的目光也變了。大家紛紛露出了‘原來馬屁還能這樣拍’的神色,這簡直就是一場教科書式的拍馬屁啊,別人拍的是節目,他拍的是人,簡直是不要太高明。

羅英石在一堆簡歷中找到了帶著阿九的照片那份,點了點頭:“樸燦榮,我記得這個名字。”

說完他把阿九的簡歷挑出來放到了左手邊,淡淡道:“繼續。”

眾人心中一片哀嚎,本以為是個呆瓜,誰想到原來是大敵。不少人心裡酸溜溜地想,我也想到了,讓他先說了……

……

所有人都回答之後,羅英石左手邊只挑出了五份檔案。自阿九之後凡是回答與他雷同的,全部落選。眾人心裡更迦納悶羅英石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正有人要問的時候,他先開口了。

“因為我說了‘凡是和我想法不一樣的人就會被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