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6部分

否是宋江做的,兩人當時氣氛很僵。

但雷橫一句‘如今這世道,誰不為自己留條後路’,就讓宋江哈哈大笑,兩人把酒言歡,明白對方與自己同一類人,在同一陣營。

這幾乎是整部書裡的主題了!

任他是官吏國戚,還是水賊山盜,都喜歡結交朋友,哪怕看似官匪不兩立,那也毫不在意。

今人看起來自然是鄙視至極,但這又何嘗不是那個世道里,安身保家的一種手段?

畢竟朝堂之上,奸佞處處,想當個兩袖清風的好官,都當不成……咦……”

兵禍橫行突然一怔,隨即就笑了,對《水滸傳》後面的正文章節,更加地起了興趣,一部有現實意義的小說,才會越看越有趣,越看越有感悟,增人智慧。

……

有了這樣的心思,兵禍橫行這些天,就一直在看《水滸》相關的古籍,包括一些話本。

而《水滸傳》也沒有讓他失望,電視劇裡只能精簡的劇情,在小說中得到詳細的描述,兵禍橫行從一開始就注意到,這本書的劇情發展,竟然全是依靠一個個人物的接觸與視線轉移,如高山上的雪水一路路流入百江千河之中,那種劇情轉接的流暢感,讓他暗自搖頭。

要是自己當初早些看到這本書,想必以前寫的小說裡,劇情轉變就能更加地自然一些,也免得自己老是後悔當初才學不足,就胡亂寫文了。

除了著眼於劇情轉折,兵禍更感興趣的細節,則更加地讓他暗歎晚看《水滸》……

第九百七十八章 鄉間俚罵

兵禍橫行知道,寫小說的人心眼最小,平生裡的一些個仇人名字,俱都寫在紙上、印在心裡,待到筆下要出什麼反派、丑角時,往往就以其為名,暗洩怒氣。

這是作者圈裡常見的一種起名方式,兵禍橫行估計林牧也是這樣,但看到《水滸傳》之後,卻覺得自己可能想得差了,因為書裡好像並沒有出現什麼可疑的名字。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裡自不多說,一個殺豬賣肉的鄭屠,連名字都沒有,雖然那三拳打下去,描寫得幾乎成了教科書般的敘述手法,但終歸是寫到明面上的事情,讓兵禍橫行看得入神的,反倒是那第八回《水滸傳》裡的描寫。

那是野豬林的劇情,魯智深現身救下林沖後,四人一同投到了一家小酒館,之後有段描寫:

“吃了些酒肉,收拾了行李,還了酒錢,出離了村店。林沖問道:‘師兄,今投那裡去?’”

這段話看起來似乎沒什麼異常,但真順著前後文讀起來後,卻是明顯感覺有些“水”,先前七回,任憑是再曲折的劇情,那也是點到即可,從史進到魯智深,哪個喝酒還會講這些“吃酒肉、整行李、付酒錢、離村店”的事情,一句話不就交待了?

兵禍橫行想著林牧先前的“人心決定劇情”的話,再看這段文字,就忍不住一陣嘆息。

“這哪裡是筆者視角的文字?分明就是無形中把視線代入到了林沖身上!

發配成囚徒,甚至剛剛從鬼門關前逃得性命,即使身懷一身的本事,在腳上受創、身體虛弱的情況下,又哪裡會不憂懼叢生?

自己這位新交的兄弟來救自己了,雖然自己真心相待,把對方當成兄弟般的對待,但當初對陸謙何嘗又不是這樣,現在魯智深能趕來救自己,已經讓自己心中感激無盡,可也不由得擔心起自己以後的命運來。

對方若走,依這兩個公人的脾性,勢必還要殺了自已;讓魯智深殺了這兩個公人容易,但自己這一生,可就真的成了罪徒了!

心裡有事,“吃酒肉、收拾行李、還酒錢、出村店”這些平日裡渾不在意的事情,可不就是無比漫長,一刻刻都彷彿一年那麼長久?

一句‘師兄,今投哪裡去?’的話,看似輕描淡寫,實則已經把林沖內心的複雜念頭表達得淋漓盡至,幾乎讓人拍案叫絕!”

……

彷彿發現了新大陸,即使是當初看到《射鵰》、《神鵰》、甚至是《西遊記》時,兵禍橫行都沒有這麼認真地細看過文字,時而又結合前文,把那些不起點的段落再拿出來把玩一番,一小段的文字,有時候也能看上許久。

沒辦法,最近一些學者在同步更新點評《水滸傳》的文章時,有一個細節,特意地提到《風雪山神廟》前,林沖隨身攜帶的一把解腕尖刀,因為許多讀者很奇怪,最後林沖在殺了三人後,竟然隨身拿出把刀子來,疑惑林沖什麼時候有了刀,跟當初的任盈盈似的。

各種武俠小說,無論是林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