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見宋江義氣深重”,便答應了這門親事。
但任憑是再沒心沒肺的人,又怎麼可能與這個殺害自己父兄、害自己無家可歸的好色、食人之徒傾心?!
或許多年夫妻,舉目無親之下,她還把王英當成個唯一可以依靠的,但要說如電視上表現得那樣煽情,別人不說,林牧自己都感到噁心。
這或許是原著中唯一一個性格矛盾的人物,較之其初現陣時的風采,結果未免太過可笑。
因此,無論是在電視還是小說中,林牧給她安排了個《水滸》後期,在梁山人心四散的時候,手刃王英,回到扈家莊血奠父兄,最後隱居而去的命運,至於箇中原因,就任憑讀者猜想了……
……
王英,在電視劇播出到最後,依舊算是“正面陣營”中的人物,畢竟,在熒幕上,沒有表現其吞食人心,只是讓他與那個官員夫人,展現了一波“施恩反遭毒手”的戲碼。
但等到每週兩刊,每刊兩到三章的《水滸傳》刊發後,無數書友才發現,那一個個在自己印象中,盡是“梁山好漢”的人物,竟然是那麼的不堪!
最近被人罵慘了的宋江,最少沒有濫殺無辜,在他的帶領下,梁山不至於淪陷成一個土匪窩,整天就知道殺人搶劫,否則依其中那些兇人的性子,即使有林沖、魯智深、呼延灼之類的存在,也只能成為人們口中不恥的盜匪,每日裡自己吃肉喝酒爽快無比,卻不管手下落得多少無辜性命。
而其他那些,尤其是草莽出身的人物,就顯得不堪了。
阮氏兄弟那幾人不說他,只說菜園子張青夫妻,第一次出場,在書裡是第26回,章節名上說做“賣人肉”的勾當,在正文裡,就描述了其中的恐怖場景。
“張青便引武松到人肉作坊裡;看時,見壁上繃著幾張人皮、樑上吊著五七條人腿。
見那兩個公人,挺在剝人凳上……”
輕描淡寫的幾句話,但想仔細想想,就能感受到那無盡的恐怖。
結合張青前面所說,“發現被麻暈的頭陀時,對方已經被卸下四足”的舊事,一副令人心寒的場景,就已經浮現在讀者眼前……
……
血腥味濃重無比的坊間裡,剝皮凳上正躺著一個頭陀打扮的人,他已經被剝光了衣服……
舊日裡雄壯的身驅,如今已經從肩腿處齊齊而斷,鮮血狂湧,成了一個人棍。
傷口處,被孫二孃如同殺豬一般,拿只桶在那接著血,說不定還會被做成血豆腐,畢竟生血也是極易賣的“好食材”,不能浪費。
嘶吼、狂怒的聲音,已經漸漸低沉,雙目無神的頭陀望著四周牆上的人皮,頭頂的人腿,舊日裡的豪情已經消逝一空,眼前這個婦人,怎會如此兇殘?
“住手!二孃!我不是與你說過!和尚、道士不可殺,你怎麼就害了這人性命?!”
耳中突然傳來的聲音,讓頭陀無神的雙眼一亮,如果能夠活下來,哪怕是四腳皆無,多活片刻,那也總比被人宰殺做成飯菜強吧?!
但那希望的火種,卻是被那一陣無情話語頃刻間消融一空!
“罷了!手腳都剁了,留著也沒什麼意思,趕緊殺了醃製上吧!”
張青冷冰冰的聲音傳來,頭陀眼前一黑,舊日裡的記憶如潮水一般湧起,依然記得,有個十字坡的地方,良善行人路過這裡,就要被剁殺了做成人肉包子,反倒是那些僧道、妓子、罪囚能有條生機,怎地今日對自己也下殺手?
想不透,也不用多想了,剁骨刀只一刀下去,那噴湧的鮮血,便從頸間噴出,隨之剖腹挖心、洗摘腸肉、將那一身肉切成排骨、裡脊、五花肉……
……
恐怖的場景,想一想都令人噁心,張青所謂的“三種人不殺”,根本就是極好笑的東西,在孫二孃的手中,無論是魯智深、還是武松,路過時又哪個放過了?
張青從剝皮凳上救下魯智深的性命,但向來知恩圖報的魯智深,在後面的劇情中,卻彷彿對張青夫妻敬而遠之的樣子,根本就幾乎類似於“老死不相往來”的程度了!
這樣的黑店,武松還和他們論交,當初在章節出刊時,就曾引得許多讀者的不滿,覺得林牧損毀了武松的形象。
而到了其他描寫,更是這些人盡露草菅人命的心態。
李逵摜死幼童且不說他,救宋江時,一雙大斧在圍觀人群裡肆意殺戮,管那是不是良善無辜,殺得來救援的晁蓋都是暗暗心驚,幾乎就是現在社會自己想死,就拉著無辜人一起死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