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7部分

都青了,翻遍了書櫃,也沒找到林牧當年交上來的作業本,暗恨自己當初貪那幾毛錢的小便宜,否則現在把“一頁書小、中學作業本”拿出來拍賣,哪怕賣不上5個億,起碼也能換套房吧,到時候生活豈不是美滋滋,哪還用像現在這樣苦逼?

還別說,當與林牧當初同屆的高三同學,把林牧寫給他們的“畢業薄”曬出來後,還真有幾個土豪鐵粉花幾萬塊收藏,讓人哭笑不得。

這樣的事情,在旁人看來是喜聞樂見,無非是“一頁書奇聞”再多一件。

但在範永年看來,卻是無異於墮入深淵了!

《贈範賊》的聲勢越大,他“範賊”的名號就越響,簡直就是一種絕望。

學院,已經有訊息傳出,要收回自己的職稱,“漢奸之後”沒問題,自己又沒法選祖宗,但“為一已私利,歪曲歷史”,就足以讓所有人瞧不起了。

而且有了這個名聲,估計以後他賺錢的門路也消失了許多,除非放下身段,做一些背後的學術工作。

正如《別範賊》裡寫的那樣,困頓貧賤的生活,正等著自己……

……

“一頁書這次做得有點絕,簡直就是不給人活路!”

“範老好歹也是史學研究者中的佼佼者,雖然有些地方藏了私心,但一頁書這樣做,也未免太過分了!”

“聽說範老的‘教授’已經沒了,最近閉門不出,也不知道現在多痛苦絕望,聽著就可憐……”

“……”

文化圈、尤其是歷史研究圈裡,原本隔岸觀火,這時候卻是有點同情起範永年來。

這樣的情緒,甚至在許多“心胸寬廣”的網友那裡也出現,話裡話外,都是一副“一頁書你做得太絕”的意思。

兔死狐悲。

但這樣的反應,在林牧聽來,就極為好笑了。

絕?

一群漢奸、賣國的東林黨,在《明史》裡被刻畫成愛國義士,屠戮百姓的韃子,成了救國救民的好人!

這對於那些慘死的百姓,冤屈的英魂,豈不比自己手段更“絕”上一千倍?

自古以來,文人的刀子殺人最狠,偏偏又掌握著話語權,對自己寬厚無比,對旁人卻是嚴苛之至。

普通百姓為親情犯了法,沒的說,該殺頭殺頭,該坐牢坐牢。

士大夫犯了國法,卻是常常只是丟官,彷彿那頂官司帽,就是頂免死金牌一般,即使活罪難逃,也常常顧及其面子,給其留下一條生計。

憑什麼?

更可笑的是那些網上的聖母,動不動不要錢的“原諒心”就大發,看著“範永年”這樣的人大發可憐心,一如鞠萍在節目上,讓那個被拐賣的婦女,為小孩著想,“忍忍就過去了”的心態。

事實上,像範永年這樣“可憐”的人,隨便想想辦法,生活也能過得去,月入上萬很正常。

反倒是那些聖母,可能自己現實裡工資都不過6000,自己房子都買不起呢,還去可憐在帝都有房有車的範永年。

林牧一直認為,這樣的行為很二。

當然了,林牧這次行事是有點狠了。

對於範永年那些個“學者”來說,平日裡的爭鬥,頂多也就是爭爭名氣,勝了名氣大點,圈裡地位高點;敗了,也不損失什麼,從來不會說要趕盡殺絕。

但林牧才懶得管他們這點“潛規則”,一個範永年濫改歷史的壞影響,有時候可能比“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還要嚴重,這樣的人,憑什麼就理所當然地享受“人上人”的生活?

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工作,全部的精力用來掙錢,依舊難以維繫家庭的開銷。

這是普通人必須面對的生活壓力。

掙了一輩子幹淨錢,沒傷害過旁人的普通人,尚且要承擔這樣的壓力,憑什麼範永年這樣有才無德,整天賺昧良心錢的人渣,就能無視這些壓力?

林牧還真不信這個邪了。

……

《鹿鼎記》的連載,劇情推進越深,故事性越吸引更多的書迷。

但與之相比,更火爆的歷史圈的事,才是最引人注意的地方。

一部分歷史圈裡的“磚家”,為了維持自己的利益,一直想搞點事情,讓自己退出歷史圈。

只可惜,《鹿鼎記》就是一部搞事情的小說,書裡書外,藉著《天地》的輔助,硬把歷史圈搞得一團混亂。

林牧也不想搞他們,偏偏這群人渣實在太氣人!

“岳飛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