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部分

越者賈芸的治理下,在與世無爭的江南小鎮,會是怎樣的一番如水流年……呵呵。

再說說關評區較為集中的一些評論。

首先就是關於賈芸的發展問題。我的《折釵記》估計在起點眾多的穿越小說中,都算是比較異類的,並不是有什麼新鮮的創意或是什麼,而是我這個主角的“無能”大概是令人歎為觀止的了。不過,在我自己看來,即便是一個熟讀歷史,熟讀原著的穿越客,想要孤身一人在異世界混得風生水起已是不易,要去改變世界,改變歷史的走向,簡直是天方夜譚一樣的事情,不過,作為穿越小說鼻祖的黃易先生一開始就創造出了這樣的潮流,也使得這樣的模式成為了主流,主角沒有萬軍辟易的猛將,沒有運籌帷幄的謀臣,沒有驍果善戰的私軍,沒有和那些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分庭抗禮的能力,簡直便侮辱了穿越客的名號,可是,事實真得會是這樣的簡單和順遂麼,我個人深表懷疑,並且也不願意寫出這樣的故事來,我的主角只是一個普通人,無論在穿越之前,還是穿越之後。

第二,關於爽文的問題。很多讀者都,唯求一爽,對於他們的追求,我自然理解和尊重,只不過,網寫,作為擁有主導權的作者,難道也只能跟著“唯求一爽”麼?我是學戲劇編匯出身,我們老師曾說過,戲劇的最高境界,就是將人性放到火爐去炙烤,烤的吱吱冒油,其實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中,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掙扎的過程,周圍有太多的束縛和侷限,太過的規則和律條,讓我們左右為難,戲劇就是要直面這樣的困境,所以我在寫折釵記的時候,也會屢屢的給我的主角增加很多的困難,讓他糾結,而且幾乎沒有解決的辦法,這當然不會是大家希望的爽文,不過卻是我所希望的較為合理的文字。

第三,關於話劇的問題。這個我已經在閒話中說過不少,我是話劇的忠實擁躉,從一開始寫折釵記的時候,就在大綱中將話劇的因素作為了本的一個獨特的亮點來設計,雖然我也知道,作為舶來品,話劇從來就是一個小眾的藝術,至今除了北廣,和廣大的高校,絕大多數的中小城市中,老百姓對於話劇的理解,大概還停留在北京人藝的茶館或者雷雨面,他們完全不瞭解現代話劇在藝術史的地位,不知百老匯,外百老匯,外外百老匯對於世界思潮的重要影響,不知道中國現代話劇的先鋒探索,不知道間離效果,不知道質樸戲劇,不知道薩特,不知道尤奈斯庫,不知道達利奧福,不知道話劇的作者和導演對於現實的思辨和關注,他們所知道的無非是中國古代戲子的一些籠統的傳聞而已,對於這些分不清兩者區別的,我也不再多說什麼。

剛開始寫的時候,曾有一個介紹我去龍空論壇,據說那裡的人評的水平不錯,說是可以去宣傳宣傳,我有一段時間關心了一下,總共有三個關的評價,一個是推薦,但是很快被人跟帖批駁的一無是處,另外兩個是三江評點,貌似也都一般。不過,從面的評論看,龍空的人會以“才寫到多少萬字,就娶了一個丫頭”,或者“作者雄心勃勃的拉著十二釵開”,或者“我從來對紅學家沒有好感之類”來開扯,所謂評水平也就是個笑話罷了。你知道我的佈局是怎麼樣的?知道我的篇幅是多少?莫不是一定要百萬字以後才能娶老婆才是優秀的小說?還有你哪裡看出我要拉著十二釵開的?抓住一些所謂的自己覺得不合理的地方大放厥詞,估計自己連十章都沒有看完,偏偏感覺還超級良好,處處以合理黨自詡,呵呵,朋們,早點洗洗睡。

《折釵記》完本不易,還是自己來評價一下自己。就本的情節來說,個人認為總體還是及格的,有那麼幾次峰迴路轉,柳暗花明的波折,讓讀者猜測不到,已經是成功了,說故事這個事兒,確實是要講天賦的,我在這方面,大概能力不強。就人物塑造而言,因為是同人小說,所以比較的拘束,當然也同時會比較的有依據,所以只能算是勉強學步,稱不有什麼亮點,唯一自己比較滿意的就是文筆中對於紅樓味道的模仿,尤其是半部,還是做得不錯,還有就是話劇在劇情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預想中的效果,讓我也比較得意,最可惜的就是後期因為趕時間的緣故,一些關於賈芸和女孩子們的細節的互動,我都儘可能的省略掉了,這也使得小說變得有些跳躍,紅樓的感覺也稍顯弱了一些,不過總體說,還不算是一部糟糕的作品,唔,自評70分。

最後談一下下一部的計劃,雖然還沒有和責編大大溝通,不過九成是會往末世的方向發展了,這是和群裡的朋一起商量定下來的,我自己也比較的感興趣的題材,但是可能不會馬,因為最近忙著動畫片編劇和成立業餘劇社的事情,可以說是焦頭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