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部分

們的死訊一次又一次的成為了鴻蒙界中神秘的傳說。

五大老僧的下手,七位神僧並坐,圍成半圓。正好形成了七星拱月之勢。無疑,中間那位,便是靈音寺當今的主持方丈真見神僧。

圓澄、圓渡,同是真見神僧座下弟子,垂手頷首,並站一旁。獨孤鶴軒出身世家,師承名門,可是見過一定的場面。然而,當面對這個陣勢時,突然之間,有些不知所措。

話是沒什麼說的了。靈音寺神僧的注意力又在宗狼身上。獨孤鶴軒琢磨良久,從如意袋中拿出一具白狼雕像,放在禪堂中間。霎那,雕像上的那串佛珠,光芒四溢,彷彿回到了舊地的故人一般,尋找著曾經的歲月痕跡。

正在此時,四位閉目的老僧,個個緩緩睜開眼睛,齊齊看向那串佛珠。

“種孽因必有孽果!阿彌陀佛,罪過,罪過!”有人說話,獨孤鶴軒卻沒發現是那位老僧在說。

須臾,獨孤鶴軒有些不好意思的拿出一卷獸皮,朗聲道:“真見神僧,這卷獸皮佛經,晚輩當奉還貴剎。”

“縱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真見神僧聲如洪鐘,誦唸佛門奧義深遠的謁語,微一頷首,道:“施主孤身犯險,解孽障,乃是天定緣人。那捲本寺前輩所遺留的獸皮經文,乃是本名失傳的‘無名經’。既然緣定施主,當由施主妥善保管,繼承本寺前輩之衣缽。”

“阿彌陀佛~”真見神僧流露出無限感慨,他的目光緩緩移向不太安靜的宗狼,慈和的問道:“你若願意,可留在西炎山,朝晚聽我誦佛經。”

宗狼十分不安,它的不安來自於對這間禪堂的某種熟悉的感覺。良久,竟是微一搖頭,低頭靠近獨孤鶴軒。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少頃,五位老僧中的中間一人念出佛門謁語,眾僧呼應“阿彌陀佛”。獨孤鶴軒頓覺,陣陣梵音,似從遠古傳來,可洞開人的心扉,排除凡世俗塵。

圖慮神僧道:“師兄,孽已解,緣已了。”

話音未落,一道佛光輕拂,獨孤鶴軒輕飄飄的離開禪堂。當定下神時,發現自己已站在小院中。不多時,北牆根中傳來發芽的聲音。他緩步來到牆根,看著一株株枯草,慢慢變成一株株生機勃勃的綠草。彷彿,正對著自己笑。

枯草復活,靈力從地下湧出,迅速瀰漫著小院。

獨孤鶴軒又來到一枯一榮兩棵樹下,有種十分熟悉的感覺,卻又完全不同。良久,似乎聽到了誦經之音。隨即閉眼傾聽,漸漸聽到兩個不同的誦經之音。而這兩個聲音,就來自於一枯一榮兩棵樹。無意間,獨孤鶴軒已陶醉於誦經聲中。

不知過了多久,突覺有人拍自己的肩。趕緊回首,發現竟是圖慮神僧,他身後站著圓澄與宗狼。宗狼沒有什麼變化,顯得安靜了許多。只不過,它抱的那顆黑石不見了。

“佛門雙樹,一枯一榮。”圖慮神僧微微一笑,道:“施主能聽到這裡的佛音,可見施主六根清淨,心有靈犀,佛緣深厚。”

“多謝神僧前輩提點,晚輩感激不盡!”獨孤鶴軒本想著要問問關於自己高祖一輩的事,但話到嘴邊,還是嚥了回去。畢竟,自己是以元始劍宗弟子的身份拜山門。

圖慮神僧擺了擺手,化作一縷金光,消失在禪堂。

圓澄道:“家師有請獨孤師兄前往大佛殿,尚有一事商議。”

第二百一十六章 圓瀛

大者,包含萬有;雄者,攝伏群魔。具足圓覺智慧,雄鎮大千世界,為之“大雄”。

是故,“大雄寶殿”,乃是佛宗開宗立派的奠基所在,一門之重,供奉著宗派之信仰。

靈音寺,鴻蒙巨派,萬年寶剎。那座隱入雲山、勢鎮山河的大雄寶殿,坐落在西炎山脈的風水龍眼上。朗朗經聲,縹緲梵音,悠遠清揚,普惠萬靈。

禪、經、院三大佛堂,坐落於大雄寶殿的西北、西南、東南。取意佛宗三寶,斜月三星,拱捧靈臺。後起的兩大堂殿,大雄殿位居正西,華嚴閣位居正南。

大雄殿,雄渾輝煌,寶相莊嚴。大殿正位,空有法座,卻無供佛。法座前僅有一個九角香爐,十三柱翡翠禪香,緩慢燃燒,金煙嫋嫋。

方丈主持真見神僧,早已來到此處。與他一起來的還有另外四位長老,門下弟子只有圓澄、圓渡、圓湛三人。獨孤鶴軒無意看向三人,努力平靜的眼神中還是有一絲絲疑惑。

“晚輩拜見諸位前輩神僧!”

真見神僧頷首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