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9部分

演化。

第三百一十八章繼續交待(72) '本章字數:3116 最新更新時間:2011…04…11 20:21:13。0'

雖然不是國民黨,我的爺爺過去是犯過錯誤判刑了的,那是在建國初期。而我的外公則是解放前成了白匪戰俘,與周仲孫一樣,那是有過被俘關押成為囚犯的經歷的,從遣返又回到湖南常德與家人一起,一起經歷了文革動亂裡面的審查與批鬥。應該說我爺爺和我外公交待的過程是比較長期的,但是我對於他們都缺少了解,這是我對周仲孫決定繼續附體瞭解的原因。

說到爺爺和外公,不知道沒有與爺爺和外公分別渡過童年的人士怎樣看待,我尊重不同的童年。我爺爺老家和周仲孫的老家一樣都是江西的,周仲孫來到益州寧州,前後上下不過三代,他的老家在江西一千多年以前都還能夠聽清楚,而我爺爺老家江西那邊的事情,怎樣遷移過來的,就不太明白,相同的籍貫,我自然就會有些重視。而我外公,老家是湖南湘潭市的,外婆和奶奶籍貫老家來歷都不很清楚,外公是在淮海戰役被俘的國民黨軍醫。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我是拿《琵琶行》裡提到的地名九江市,加上週仲孫前面交待過程裡交待江州的時候,結合起來知道的,江州潯陽郡,那就是九江市了。周仲孫已經是一個老人了,一個六十歲的老人,雖然保養得很好看上去只有三十歲,我想到籍貫老家,就想起周仲孫現在的處境,他會不會想到自己老了應該返回故鄉,從哪裡來回哪裡去,在老家結束生命?周仲孫要是這樣來想,我應該會感受到吧,要是我感受不到,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是我的能力不夠,還是這根本就是陰魂難以感覺到的?要是前者,我還可以加緊修煉,要是後者,說明人到老年也就是即將成為一個陰魂或者陽魂的年齡,老年就是這個狀態,按說我應該能感覺到,只要他心裡想到自己的出路。

周仲孫心裡根本就不想自己老了會死在哪裡,是在這寧州或者夜郎郡的山林里老死他鄉,還是獲得自由返回江西結束生命?這不是一個非常合理的現象,所以我有些好奇,周仲孫是不想就死去還是覺得不用返回故鄉安葬自己呢。他要是想到回去,可以與李焉一夥兒交涉啊,什麼事情讓他和李焉一夥兒之間不能搭成遣返協議?我外公在淮海戰役之後,那是不到一年多就被遣返了的,這和周仲孫的情形不一樣,李焉一夥兒顯然沒有去過江州,這一點在他們談論到江州的時候明確過了,就連荊州都不能控制的地區,怎麼可能控制江州讓周仲孫可以返回原籍呢。雖然周仲孫是先交待也未必有遣返,而我外公是先遣返然後經歷長期的交待,這就說明,東晉古代革命的風險和難度要超過現代,對於推翻一個皇帝制度或者推翻一個反革命制度,再任何時候都是艱難的。

不能說推翻皇帝政權就比推翻反革命政權艱難了,反革命政權讓我對爺爺還有外公的過去心有餘悸,他們都在生前不曾分別對我說過具體的交待過程,我只能依照想象來推斷他們經歷的交待經過,爺爺是在牢房裡與周仲孫一樣關押反省的,外公是在家裡規定時間規定地點雙規一樣反省的,我生前沒有從他們的嘴裡得到任何明確的埋怨,而我從父輩和母親那裡分別得到不能詢問的訊號,這個訊號一直保留到我讀書之後,在讀書的過程裡,我居然都沒有真正去想到過如果老人心裡有長期的埋怨之苦,對我來說,沒有這個如果,這個如果要是去回憶是沒有答案的,是不是埋怨無法弄清,讀書以後我也沒有明白讀書之後是不是就可以這樣去想到了,老人都死去了,人已經成了墳碑。因為有墳碑,所以我想當年還是有可能帶有埋怨的,至少父輩們心裡有所埋怨,透過清明節祭祖的形式來固定下來了。

我很少清明節去跟著祭祖,父輩母輩對我的看法都不好,我成了周仲孫一樣的壞人,或者是壞人後代。難道是長輩埋怨我不懂得體會爺爺輩分的苦頭而覺得我不孝順嗎?要是這樣,我以後可能是會去悄悄祭祖的,但是現在我一點也不想去拜祭,只想看看能夠不能夠把祖輩的過去想出來,父輩有已經成為共產黨人的,我又不是共產黨人,他們能夠成為共產黨人,那是證明當初已經認罪交待清楚了,我又不是爺爺和外公,難道我犯下了與他們一樣的罪行不成?要給我編排罪過,也得有與祖輩一樣的事實啊,為什麼又沒有一個人對我來說明?

不管,反正我現在是個自由的陰魂,對於童年小人書上的文字很懷念,但是又對於小人書上打打殺殺的罪惡感到厭惡。我只要繼續留在周仲孫這裡,就當他這個罪犯也是我的祖輩,在他交待的時候我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