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矛盾,那是國家矛盾,已經是不能再亂說石勒是個刁民了,我們晉朝一度很害怕石勒的,這石勒對桓家周家一直威脅很大。
桓家的說,天下二寇,蜀寇已經平定,那麼就是胡寇未平了,胡寇還能說誰,就是這石家的為首。我周家的人既然跟著桓家的,那還不聽從,但是有一點我是願意寫出來的,我周家以大爺爺周撫和我爺爺周光為主,我周家的子孫在平定蜀寇的時候都是立過大功,現在還要打胡寇,我們周家心裡當然有些不樂意,我們就想在成都過舒服日子,哪裡都不去了,把成都做個小王國。這個心理,也是桓家和周家一度互相猜忌的主要分歧所在,桓家對周家既有信任,也有不信任。信任的是他必須找到一家打理四川的手下,不信任的是他擔心我周家做大而不積極對付後趙國。
第二百五十一章繼續交待(5) '本章字數:3382 最新更新時間:2011…03…11 16:37:07。0'
302年,就是晉懷帝前面的皇帝,晉惠帝太安年間,幷州大饑荒,無數的佃客逃走,這些奴隸四處討飯乞討流浪為生。原幷州刺史皇族司馬騰,下令將許多流浪的奴隸抓住,兩人一個枷鎖,銬起來押送到山東去賣掉。石勒就在其中,有個叫做郭陽的押送軍官對石勒比較好,還算照顧。石勒給賣到山東原冀州平原郡荏平縣一個師家的人做奴隸,這荏平縣地處冀州司州?州三州交界,(距離今天的聊城市不過五六十里)師家地主免去石勒奴隸的身份,恢復了他做個自由人。石勒的姓名就是這個時候來的,他在師家附近的馬場上,認識了十幾個騎手,都是年輕而喜愛騎馬並善於馬術的。八王之亂中,石勒參加了西晉皇族之間的內戰,在內戰裡他依靠那個馬場的騎手和馬匹,這就開始壯大自己的隊伍,漸漸地在無數次血戰中成為一個霸主,他先是投靠劉淵,後來自己壯大了就和劉聰劉曜搞不攏來了,這時候的石勒,已經建立了一個石家家族並且是以原來那一夥騎手為主的一起搞的王國班子。而舊日對他有恩的原晉國軍官郭陽以及郭陽的叔叔,石勒原先也認識的郭敬,後來都給了官讓他們做。
………………………………
我大爺爺周撫屯兵駐紮襄陽城那夥兒,就是郭敬帶著趙軍打來,我大爺爺就是在郭敬手下吃的敗仗。
………………………………
石勒先經營冀州與司州之間的襄國城,劉曜在原來劉聰的基礎上,許給或者不得不給石勒二十四個郡作為領地,而答應了石勒要求的趙王的封號。石勒319年便自稱趙王,定都於襄國城(今邯鄲市以北邢臺市附近),第二年,石勒開始在鄴城營建鄴宮,鄴城原本是曹操發家的地方,這裡原本就是帝王之地,魏晉來這裡就是魏郡所在。330年,石勒改成趙天王,遷都鄴城,以鄴城為北都,以洛陽為南都。(鄴城在邯鄲以南,邯鄲市居中,襄國城在一線以北)
前趙和後趙的戰火是讓人驚心動魄的。325年,後趙石生攻打前趙,勝利而還。
326年,劉曜還真的聯合到了東晉朝廷在中原的餘部,因為他們都歸附於東晉,聯軍與石勒交戰先勝石生後敗於石虎,前趙中山王劉嶽被俘。
328年,後趙石虎攻打前趙,劉曜大敗石虎,同年十一月,石勒三路反攻,劉曜打敗被捉,石勒殺劉曜。還是先勝後敗,就是這老一套的。
329年正月,石勒攻打長安,劉曜兒子劉熙出逃上都(今甘東南天水市一帶),前趙留守長安軍隊投降,九月,石虎攻打上都,劉熙等被殺,前趙滅亡。
劉曜經營長安也就那麼十年之間,劉家的人從劉淵開始,與蜀地李家的人同年稱王,各自也都延續了一段時間,都是因為不滿於晉朝。相對與李家的政權,劉家的滅亡得早些,劉家滅亡於329年,李家在347年倒臺,雖然成漢的政權比前趙的命運結束得稍晚,但是後趙繼承了前趙繼續在中原經營,在後趙經營中中原仍然是混戰一團,混戰中不斷又有新的力量崛起。先是鮮卑人建立的燕國慕容家族,慕容家族建立的都城,我周仲孫只知道他們由遙遠的薊東遷移而來,據說他們的都城叫做龍城,到底在哪裡我可不知道。352年那年,慕容家族南下佔據薊中,在先打敗後趙國與打敗冉魏國(也是石家的人物所建立)之後,357年定都鄴城,正式定國號為燕,從河北的最南端到河南中部,鄴城南距洛陽七百餘里。之前他們打敗後趙,那是342年一場大戰,那一年就開始聽說他們自稱與中原的人給予的稱呼都叫做燕人,其實也是東晉朝廷給的稱呼。冉魏國國王冉閔,他父親是石勒義子,也就是收下的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