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焉和阿朵說起這個時候的佛教來,他們兩個都對佛教沒有意見,只是這幾個人的行蹤,不像是孫泰道長一樣的道士,更加不像是這個時候的佛教徒。阿朵知道這個時候是佛教在中國傳播的最初時期,由於華夏之人,對於宗教的需要,而道教的固步自封不能儘量滿足,所以會讓佛教得以發展,應該說,無論秦國還是晉國,對於佛教的發展都是比較關注的,總是擔心佛教與道教一樣,會破壞統治階級的政治基礎。
周遊列國的日子,現在是沒有的,那是古代人的不成熟而已。富裕起來的人,儘管有一些向外擴張的需要,可總是要考慮到普通人的需要。這個時候需要什麼,不是大宗師大學者,這個時候需要的是生產力,需要大家安心搞生產,周遊世界那是阿朵說不出來的,這個時候的人就算富裕也難以做到,所以會有石崇這樣的變態的比富攀比。
至於阿假和阿孃聽阿朵介紹未來,說他們也要學著周遊世界,只是一句玩笑罷了,阿朵知道他們也不會當真。學者宗師們,總是要給發展生產力做出貢獻,才能有資格享受周遊列國的待遇,而這個時候,大學者和宗師們,能夠讓戰爭停止,南北得到統一麼?中國在東晉這個年頭,多麼需要一位向華盛頓一樣的人物來,秦國的天王能做這個華盛頓麼?
兩個人都認為,只要是真正的佛教徒,這裡並不是不歡迎的,但假的佛教徒就不需要了。
五天以前的四個人,是來做什麼的?
在威寧邑沒有見到他們,從威寧邑出來,一路上也沒有遇到。
他們既然不是當地人,怎麼能做到在山裡不迷路呢?
如果是真正的佛教徒,還說得過去,因為佛教徒吃苦耐勞的本領值得尊重。
第六十七章穿越是侵犯 '本章字數:4671 最新更新時間:2010…10…31 17:10:37。0'
李焉阿朵等人要回到布蘇寨子裡去了。
仡曲部的幾個人家自然一起跟著去,開始說要到天黑之前,可是現在只是下午三點鐘左右。
回到古代的阿朵,將時間從鐘錶上得到,變成從自己過去的生活習慣裡得到。
現在,還得在古代的生活裡得到,人類就是這樣奇怪的生物。需要大發展的時候,準確的時間十分重要,而需要不後退的時候,則忘記時間又十分重要了。
阿朵不想忘記時間,她得按照自己快節奏的方式來要求自己,因為她穿越的時代比現代的壓力更大,阿朵幾乎從一個小導遊生變成了一個哲學家,要思考這個時代的大問題起來。
本來這個時代是由男人來思考的,沒有人會認為這是一個女人的時代,這個時代就是這個時代,女人只是一件傳宗接代的工具,是富人手裡的玩物。
阿朵並不需要因為女人是工具或者玩物而焦急,她在山裡生活,又是卡巴的女兒生活並不艱難,而山裡人仍然保留著母系社會的種種跡象,越是保留,越說明山裡人的日子不好過。
這個時候山裡人的文化與山外的文化,並沒有優劣之分,而是在生產力上面,有著巨大的差別,山外人的生產力高,山裡人的生產力低下。就算山外的大學者大宗師到了山裡,恐怕也不能解決這個時代的山裡的生產。
阿朵穿越以來的遭遇,顯得山外人的學術並不先進。孫泰道長就是這樣,他的到來,遇上了一個阿朵,就算遇見了剋星一樣,孫泰道長的道術比李焉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來,就相差了一截,從孫泰道長身上就可以得知,這個時代的平原上的富人們大學者們大宗師們,只是故作高姿態,自鳴得意的一些個小聰明者
烏基朗達和幾個仡曲部族人從山洞裡出來,這時候已經四點多鐘了,孫泰道長還沒有回來,他們應該回來的很晚。仡曲部的漁民拜見了仡曲部年輕的卡巴,烏基朗達對他們充滿了歉意,自己不負責任的遷走,讓他們生活得十分艱難了。
漁民和那農家人告訴年輕的烏基朗達,說五天前有幾個人進入到山洞裡,烏基朗達也是無可奈何,現在他需要解決祖先遺骸的問題了,要麼將山洞裡的祖先遺骸整體遷移到新的寨子裡,那裡是武陵郡一條河流的源頭河流附近,山地比這裡更加高聳,但是那邊的人家更多,畢竟是靠近了熱鬧的且蘭邑里。
如果要遷移祖先遺骸,會讓他們部族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可是如果不搬遷,就這樣空著寨子無人看管,實在也是說不過去的,派人回來居住吧,就怕他的族人出現內鬨,大家如今在新的寨子裡剛剛走上正軌,現在又要分一些人回來,誰會願意呢?李焉倒是給烏基朗達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