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道,走海岸之路,不就能更加及時的宣揚佛教了,可能是歷史的作用吧,一個必然的過程。
能夠說中國人不愛行走麼?東晉這個時代,就有佛教徒開始在準備穿越,屬於東晉時代本來的穿越,阿朵穿越到東晉,正好可以見證到第一個成功走西域之路走到印度然後走海岸回到中國的來華夏兒女。阿朵並沒有喜歡不喜歡的,要是阿朵遇上那個佛教徒,一定會告訴他,光是走到印度還不夠,得要走到非洲歐洲去,走到美洲南美洲,甚至是南極洲去。
除了依靠走路,還要依靠製造更多工具,依靠工具來到達更加遙遠的地方。走路如果能體現人的精神,那麼製造工具也是,製造工具體現了更加優越的精神,優越體現在比佛教更加普渡眾生。
這個時候的和尚,在準備戒酒戒女人嗎?阿朵是個女人,她可不希望自己沒有追求者,只是她比較委婉,於過去的阿朵不一樣,過去的阿朵,也許沒有現代阿朵這樣知識,但是過去阿朵比黃小芸負有天賦,負有山裡獨特的靈氣,雖然黃小芸也是山地人,但阿朵就是比黃小芸更加適合擔任作為山鬼。戒酒就好了,戒色則沒有必要,印度和尚到底是否戒色,是否和中國的道教徒一樣,這就是印度歷史的必然性。可能中國道教在印度也發生過儒道佛教合一的事件,但是阿朵沒有學習到這樣的歷史,所以阿朵認為自己需要學習。
阿朵認為自己的自學能力不強,這一點她在學校裡做過自我檢討,而哪些人有自學能力哪些人沒有自學能力,又沒有寫在臉上。小雪就比阿朵的自學能力要強,但是阿朵還能夠做到在她面前保持堅持自學的習慣。有些人看上去有自學能力,但是自學能力的強弱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這是先天決定的,先天決定的能力經過生活尤其是長期的學習,反而別掩蓋起來,只有長期比較,才能夠得出結論。小雪在自學能力上一度超過阿朵,因為她的自學科目完成得比阿朵快比阿朵順利,阿朵因為覺得自己應該讓出學生會主席的位置,來給小雪擔任學生會一把手,但是出乎意料,小雪堅持不同意阿朵讓位,因為小雪說出自己的理由來,說自己的自學能力是比阿朵強,但是她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都比阿朵弱,所以鬧得會很傳揚的讓位事件,就在指導老師的決定下保持原樣。
酒是什麼?酒精是什麼?提神用的,尤其對男人麼?如果只是男人的專利,那麼女人就必然要追求別的物品來滿足不同的需要。阿朵聽說山裡人不允許女人喝酒,可是妹夫挑著禮物來拜見丈母孃和她這個姨姐兒,葛三姑和妹夫都沒有說不許阿朵喝酒,相反還有些驚訝不會喝酒的阿朵怎麼就一下子變得能夠成為一個酒桶?還是阿朵第三次見到妹夫排客布的時候才讓妹夫知道,他已經知道姨姐兒同時還是兩個人了,多少表現出一些不能理解的樣子來。
孫泰三個男人沒有什麼理解不理解的,三個男人都不知道阿朵酒量很大,他們即使知道又怎樣,在威寧邑大家都還沒有用喝酒來表示初次見面,這時候忽然見到一堆未來的人送來的酒,據阿朵說品質很高的,三個男人當然有些好奇阿朵,但是時間又不許他們詢問,阿朵既然說大家一個晚上沒有睡覺,可以喝點酒精來提神,那麼三個男人喝酒就是了,三個談不上優秀還是不優秀的男人,因為山裡的變化聚集到一起,又有阿朵這個特殊的服務生來伺候,三個人品嚐,對於如此來之不易的外國酒精,當然是能夠充分體會了。
李焉是個經常喝酒的人,經常喝酒喝的醉醺醺的,他有娜加索提照顧,倒是娜加索提也對於酒精感興趣,但是酒精很少,難以見到,李焉畢竟還是起義軍頭領,周仲孫經常拿東西還腐敗李焉,經常送的酒罈子就是典型,不過李焉喝酒不喝周大人的酒精,他喝酒喝的是成都平原上老百姓送的米酒,入口容易後勁太大,所以經常走得很遠回來沒事,睡覺卻不行,躺下半天還折騰嘔吐,這是米酒的不同。
阿朵服務生上的外國酒精,第一口很難喝,但是不容易醉倒,真的是提神的好酒精了,孫泰道長對於酒精是研究的,這是為了提高酒的產量,必須研究,所以他過去經常喝酒,喝的也是醉醺醺的。
烏基朗達倒是喝酒少得很,知道是個好東西,所以他一個人喝酒喝的最多,因為阿朵還在眼前,能夠看著卻不能得到。不知道要等多久,反正酒精也是得不到,能夠先得到就先得到,毫不客氣反正也不是阿朵的老本。孫泰李焉倒是普通人的特殊經歷,他們喝酒是被迫的,被環境和命運帶出來的。
第八十九章鳥人的發明 '本章字數:3176 最新更新時間:2010…11…09 17:0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