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搜尋和字,搜尋“孔子 和”
3點選搜尋“春秋 和”搜尋不出來
5搜尋“孔子 春秋 和”,搜尋不出來
5搜尋“國學 ”開啟“國學網站”
6點選“國學經典書庫”進入“春秋左轉釋義”看得累,查不到和字
7點選國學經典書庫《左傳》、《尚書》、《禮記》(都是沒讀過的)
8還是點選《論語》(仍然沒讀過),沒有搜尋功能,心裡不想找
9想到下載過《論語》,開啟電腦裡的資料夾
10選中自己儲存資料夾的區域
11使用替換查詢功能,首先找出“君子和為貴”,在“國學經典書庫”中,點選《論語》時已想到,不肯用,下一處“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在下一處“君子和而不同”,在下一處“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選中“君子和而不同”,覺得最適合此時的姚興。
12關閉自己的資料夾,斷開網路。
13開啟寫作記錄,開始寫上文
14搜尋過程遺忘,重新開啟電腦,想起搜尋過程寫錯的,被修改成現在模樣。心裡想的是“還原”二字
15查詢過程中的第二句“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和最後一句“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忘記了意思和上下文。再開啟資料夾一次,再重複一遍查詢,複製貼上下來。
以上過程,充分證明自己對下午(寫)的畏懼。心裡還在為兩件事情想寫(實為辨),一是曾經買過小字版面《四書五經》一書,被人索去後,才沒有去讀(即使讀過,以鄙人的“還原”,等於白讀)。另一件,是對於英語的恐懼,不想被人逼迫讀英語,因為失米業半失米業,懶惰。
記得後來修改過阿朵與姚賞對話一段,所以後面寫阿朵與姚賞的時候都有一些心理。我這個小說並不缺少伏筆,人物關係錯亂倒是不錯。伏筆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多得現在都還沒有用上。阿朵與姚賞對話修改的原因是因為不確定鄧羌是否真是姚賞父親姚萇親兄弟的殺手,而且姚賞這個人歷史記錄並不多。這一修改出自於寫得太快造成的,要是我說這個小說構思了多長時間那是欺騙,所以還是表示儘量熟悉史實,不過能力有限,我的元心理不是高學歷很自信那,多多擔待了。現在,對兩個所屬標籤帶來的心理作用稍微小了一點,無法徹底排除,為母權錯為女權對。
第一章 傷者穿越 '本章字數:5133 最新更新時間:2011…01…19 18:46:37。0'
在哪裡?身體被無數漆黑的鐵絲,和結實的粗藤纏繞著,又痛,又打不開結。想伸手剝開身上的捆綁,鐵絲刺得滿手鮮血。粗藤,經過無數次浸曬製作,結實無比,這一定是古老的方法,用來長久地束縛一個人的軀幹和靈魂。
軀幹被纏繞,被遺棄在一個荒野隱秘的所在,沒有人知道。無法動彈,等到身體腐爛、長蛆、化灰,只剩下骨架。豺狼野狗虎豹來過,禿鷲鷂子鷹鵰來過,蠍子蜈蚣白蟻蒼蠅來過,撕咬頭腦四肢,啃噬肌肉,舔舐鮮血,吸食骨髓。還不痛死在尖聲喊叫裡,麻木與奇癢,長久的短暫。只有小鳥經過,才肯留下一顆種子,從骨架上長出未知的樹木,一天又一天,長得很大很茂盛,歲月無法計數。
直到樹木不再生長,最頂端的兩枚葉子,在某個夜晚長處一對眼睛,第二天早上,在這荒野隱秘的地方,光是自動尋找來的,黎明看見了遠方的日出。
黃小芸想起阿孃的每一次教育學習苗語,幾乎能夠和所有苗族鄉親交流,聽老苗族講故事、唱山歌、傳授古老的力量。想起阿假(父親),一天天陪著在柔道館裡摔打滾爬,流汗流淚。有時黃小芸怕苦怕累,停下來偷懶,阿假立即冷起臉,用老家話古板地說:“呢棒大,呢棒大”(努力)。
想起高考,黃小芸因為生病沒有直接考上大學,由於苗語侗歌和柔道的特長而進入旅遊學校,度過三年快樂的學習時光。黃小芸在省青年柔道比賽中拿到第二名,在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拿到冠軍;曾以侗歌特長參與侗族申遺工作的演出,到過許多地方。
工作後,直接介紹,在祖國美麗的三亞海邊,熱誠地向遊客導遊日光,黃小芸與海島上的黎族和苗族老鄉,搭成另一片歡樂的海洋。
年輕,有幹勁,遇上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正是青春奮發的年代。黎山聖母,南海觀世音菩薩,不如個人來得驕傲。既然選擇在三亞工作,一定要為前途打下基礎,黃小芸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