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朵與楊家金花分手,阿朵說去一趟鳩王寨,讓楊家金花與妹妹說些話後自回雷山。又回頭去孫家邑里,故名且蘭縣的鎮子上,暗自走訪打聽著。
此時的且蘭縣,在今日福泉市境內,阿朵只到過貴州,記得不太熟悉,但根據妹夫家居住的東南方那一帶村寨,很可能則是現代黔東南州所在的凱里市。阿朵回頭在當時的官道上走去,路上怕人認出,將在桀驁手裡繳獲的膏油塗抹臉面。
凡是沿途遇見村民便自稱回平夷郡路過,因第一次來好奇而問,一路問下來,還有一些農家人對孫家頗有微言的,道是孫家苛捐雜稅,有一些過分。阿朵見這農家大叔頗能言談,便讓他放下手中種菜的鋤頭,說是孫家自稱乃晉室中正,一會說成誰家一品二品,一會兒有說成降級做三品四品。
這倒是讓阿朵記得高中歷史課中的一句話,“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仔細聽完,阿朵告辭,又在且蘭縣裡之間,找到兩三家打聽,看來孫家確實有點以漢人中計程車族自居,這樣倒不會是孫家在反對晉室。折回真向鳩王寨石屏山而去。
且蘭邑里到鎮遠縣的鳩王寨,百來里路,阿朵對這裡的山路很熟,不出半天就跑到寨子外。冬季的舞陽河清淨無比,向北找到舞陽河分流水淺的地方,趟過後爬上石屏山。阿朵想,她曾經去過老家的鳳凰縣,早聽說過鎮遠縣與鳳凰縣一般著名,自己做導遊無緣一遊,回到晉代卻這般偷偷來了。
以前的阿朵曾經潛入過鳩王寨,避開崎嶇的山路,從險要的地方爬進去的,如今阿朵也是依照原樣,做了一番攀爬。在石屏山上向下?望,哪裡有繁華景象,只是山林起伏中隱隱有數十上百人家而已。
這些人家都是鳩王寨的部屬,勾波鳩王則將自己的府第建立在山上,也是如同平夷劉家一般。不過,他的寨子與雷山有相似之處,或者說是雷山學的鳩王寨所設。阿朵聽阿假曾說,十多年前,晉室的漢兵,在淨王部族的隨同下,攻入鳩王寨,讓鳩王寨受到一次巨大的打擊。雖然沒有徹底毀壞這裡,那是因為勾波鳩王在最後關頭,答應了歸順晉室。在那一戰中,鳩王寨遭到破壞,人氣遠不能回覆到勾波鳩王的鼎盛時期。
據阿假說,雷山當時聽命於老勾波鳩王,在那一戰裡同樣損失不小。鳩王寨和雷山當時聽命於大秦氏,還是益州的某個蜀王,或者別的什麼部族,現在的阿朵很想知道。勾波鳩王,在這一帶有許多傳聞。有的說他能使用鬼主的法術,將死去的人喚過來當著活人使喚,有的說他能將尤公的神力借在自己身上,無人能敵,還有的說鳩王正是尤公的第九十八位後代。
而現在他老了,很少有人見到他,也不知道他整天忙活些什麼。阿朵很想先到山下那些人家中打聽一下,卻擔心讓勾波鳩王老人家知道了不高興,畢竟現在的雷山,與鳩王寨之間顯得很微妙。壯年時的勾波鳩王,沒能坐上鬼主,會不會耿耿於懷,感到失落呢。漢人裡的家族起起落落,苗山也是一樣,有什麼區別。只是這苗山有苗山的規矩,苗山人不擅長學說話,但在生產上無比渴望,希望能得到漢人的先進手段。老鳩王家裡曾失去很多親人,阿朵以前來過,卻不曾留意,也許是生性使然。
印象中,鳩王又娶了一個江陵那邊的女子,阿朵並未見過。雖然鳩王名聲很大,阿朵也不客氣,偷偷地溜進他的寨中,進入他的內室。內室有個內外好幾間,外間是鳩王接客的地方,內間則是起居休息處,他娶的江陵女子應多在裡面。阿朵注意不被發現,山上進出的人不多,阿朵很容易潛入到接客的偏堂,要找晉室被鳩王扣押的文字,就該放在這裡。
阿朵在裡面打量,偏堂寒酸得很,沒有奇珍異寶,能做個古董的文房用具都沒有。有的只是一張桌子幾把凳子,再就是堆滿竹簡布帛的案牘,傍邊一個放東西的櫃子。阿朵見案牘上放著竹簡和一疊稿紙,對這些文房大感興趣,尤其是稿紙,心想這就是晉代了,隨便放在現代可是文物一種。拿著竹簡看看,是乎是鳩王在學寫漢字,寫得有篆書有隸書,還有一張稿紙上,寫的是類行草書的字型,這可讓阿朵又想到了書法家王羲之。
阿朵有些驚訝,王羲之等族人嘗試使用的字型,如此快就讓鳩王學到了?老鳩王有寫字的嗜好,是以前阿朵忽視之處,雖然曾到過鳩王的接客大堂,但阿朵不懂還有書房一說,哪裡得讓鳩王引她進來看寫字。
阿朵細細地看著晉代的紙,長寬與曾見同學練字時用的毛邊紙差不多,但不是在家中吊樓下的,抽紗洗布的茅棚子房裡想的,晉代的紙是黃色的黃皮紙。這樣的紙暗綠色,底子厚,拿在手上像一張薄而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