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烏斯就將這面戰旗的旗杆定在了十人高的高度。
為了避免被羅馬人精準到了變態地步的弩炮一箭射穿,旗杆應該是鐵質的。
不過這樣一來,它的分量也就可想而知了——除了底端沉重的配重之外,這個旗杆還被安置在一輛有八個輪子的大車,由八頭牛拉著。
旗杆頂端,以結實的白色帆布做了一面足夠四個壯漢在面躺著打滾的大旗,旗幟中央繪著一隻人立而起揮爪咆哮的巨熊——這巨熊就足有兩個人那麼大,即便離得很遠,也能一眼看清。
可想而知,在未來的激戰裡,如果萬尼烏斯麾下的戰士因為長期艱苦的格鬥而心生遲疑,那麼只要他回頭看到暴熊戰旗高高飄揚,勢必會在瞬間就被補滿士氣,重新恢復必勝的信心。
而萬尼烏斯以下,各軍統帥也有各自的戰旗——由於不象萬尼烏斯所處的中軍可以安穩坐鎮,而需要經常移動,這些戰旗要小得多,也輕便得多,可以由一個足夠強壯的旗手攜帶,跟隨軍隊轉移。
這些戰旗有兩人高的旗杆,旗幟的大小隻有半人高,和萬尼烏斯的戰旗一樣也是方旗,面繪著的是代表軍隊統帥的私人標記。
海爾曼的戰旗是一隻伏低身體的山貓。
阿洛尤斯的戰旗是一匹雄健的駿馬。
儘管奧維尼婭的女兵在理論以後將很少出現在戰場,但如果日耳曼青年公社遭到進攻就不好說了。所以奧維尼婭仍舊有她自己的戰旗——繪製著代表芙蕾雅女神的石榴花。
按理說威利婭和她的叢林獵手們更多的應該散佈在密林裡,分散作戰,並不需要什麼顯眼的標誌。但如果叢集作戰的時候,他們還是需要一個標誌——繪著一隻雌鹿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