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8部分

加上下轄的第3裝甲步兵團裝備掩護步兵的坦克,明軍一個裝甲師滿編應該裝備坦克360輛左右。可以想象這樣一支規模龐大的裝甲部隊,作戰能力是如何的強悍恐怖,僅僅憑藉數量來說,它已經大約等於日本全國裝甲部隊的一半了。

可惜的是,因為大明帝國頻繁的擴充自己的裝甲部隊,現如今整個陸軍內部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滿編裝甲師。最為接近滿程式設計度的,就要數皇帝陛下鍾愛的禁衛軍裝甲第1師了。

其餘的明軍裝甲部隊,主力一般坦克數量都被壓制在270輛到290輛之間,一般的規模都在270輛上下。大部分裝甲部隊,包括郭興手裡的第3集團軍的部分裝甲師,坦克總數都只有260輛左右。

更慘一些的,不僅僅是坦克數量更少,裝備質量也難以保證下來——有些部隊都是1號坦克和2號坦克混編,更慘一些的還有1號坦克和1號改進型混編的。數量最少的一個裝甲師只有17輛坦克,根本不具備真正的作戰能力。

這些只有幾十輛坦克,或者百十輛坦克的裝甲師,實際上都是訓練師,充其量也就是個架子,也沒有人會傻乎乎的真的把他們當成部隊頂到戰場上去。不過至少在兵部內的統計資料上,它們是裝甲師番號。

因為這些架子裝甲師的存在,大明帝國的裝甲師番號一度達到了驚人的40個,如果這些裝甲師全部都滿員的話,那麼大明帝國擁有的坦克數量將達到一個讓人恐怖的數字:一萬五千輛。

要知道,保持一線裝甲部隊擁有一萬五千輛坦克這個規模,那就要工廠保持生產至少3萬輛坦克,並且保證將配件等供應維持在一個相當龐大的規模上。這可不是生產好部隊裝備的1萬多輛坦克的問題,而是隨著部隊裝備增多,呈幾何倍數增加產量的問題。

舉個例子,二戰德國在43年的時候總計生產了坦克8000輛以上,可在43年7月的時候東線擁有坦克總數依舊在3000左右徘徊,並沒有任何大規模的提高。從這個巨大的數量差距對比中就不難看出,要想在前線保持數以萬計的坦克總數,究竟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了。

另一個很具體的例子可以更明顯的看出坦克裝甲車輛在戰鬥和使用中的消耗程度。以另一個二戰中的坦克強國蘇聯為例,它在戰爭中一共生產了12萬輛坦克,德國戰敗的時候蘇聯前線坦克的總數也才1萬左右。

這些資料可能並不十分準確,也有可能存在很大的出入,但是同樣也反映著武器裝備在生產和使用之間存在的巨大消耗。齒輪是要磨損的,發動機是要報廢的,越是先進的武器,後勤保障壓力越是龐大複雜。

還是那句老話:戰爭的模式轉變,只是將火力投送壓力從前線部隊轉嫁給了後勤補給生產等流程,看似強化的打擊能力,無非是將產能運力科研等成本,綁在一起砸向敵人而已。

目前已經進攻到了朝鮮半島龜城郊外的禁衛軍第1裝甲師,手裡裝備著的300多輛2號坦克,已經算是一支非常龐大的裝甲力量了。而範銘手裡的這個裝甲營,此時此刻已經利用自己的裝備優勢,切進了日軍龜城外圍側翼的一條防線之中。

任由只裝備了輕武器的日軍如何掙扎,皮糙肉厚的2號坦克絲毫沒有受到影響。戰鬥只打了20分鐘,明軍就差不多幹掉了超過200名日軍,擊潰了附近的兩個中隊的日本步兵。

草草挖掘出來的戰壕,根本沒有給範銘的坦克造成任何麻煩,機槍打在坦克的裝甲和履帶上,除了火星之外也不會留下什麼痕跡。明軍的坦克卻因為裝備了前方的航向機槍,可以更加靈活的對正前方的日軍開火射擊,戰鬥和屠殺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龜城內的日軍前赴後繼的反擊,希望可以奪回城鎮外圍的防禦陣地,卻犧牲了大量的後備力量。實際上第5師團的師團長中村茂現在想的更多的,是怎麼在堅守之後脫身,而不是在龜城戰鬥到最後。

所以日軍看押著大量的朝鮮協防軍向外衝鋒,試圖犧牲掉這些炮灰來為自己爭取到足夠的時間。另一方面,第5師團同樣在集中戰馬還有馬車汽車等交通工具,試圖在完成防禦任務之後,憑藉這些裝置儘快脫身。

按照中村茂的想法,他的第5師團主力並不一定要跑多快——只要比殘留的日本城防軍還有朝鮮協防軍跑的快一些,明軍被俘虜和炮灰阻隔,也就不太可能追上他繼續追殺了。

他的盤算非常精明,料定了明軍會貪戀沿途上的俘虜還有散兵遊勇,耽擱自殺第5師團主力的時間。按照常理其實很容易理解他的想法,畢竟去抓已經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