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一樓擺放的那樣檔次就不知高了幾倍,在這裡,胤禛還發現了一個他還是雍正時的粉彩瓶,正中間的放在一個玻璃罩子裡。

胤禛用手敲了敲這個玻璃罩,想看看有沒有機關能把他拿出來。

“你小子敲什麼啊,這個是防彈罩,保護文物用的。”老簡同志瞧了瞧周圍,好在沒人,沒好氣的敲了敲自己孫子的頭,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這會,老王小心翼翼的抱著一個木盒子走了出來,擺在正中間的桌子上。三人圍繞這張桌子。

“你這寶貝賣了嗎?”老簡問道。

“不算賣吧,現任老闆已經說好不賣只是放在店裡展覽一些時候。”老王還頗為可惜的說道,自己的東家這麼一說,就知道在店裡看到這件寶貝的機會會挺少的。

老王小心翼翼的開啟盒子。

胤禛一看,佛光從盒子裡衝了出來,胤禛愣愣的看著彷彿在笑的菩薩。

只見一尊觀音女相,觀音頭挽高髻,面部豐滿圓潤,體態豐腴,頸戴項圈,手戴鐲,兩手相交,置於左膝下。上著廣袖褒衣,下穿寬管長褲,赤足。她正悠閒地靜坐在山石上。她的雙目眯縫,含蓄端莊,溫順雅靜。(引用自百度)

“老王,你那裡得到寶貝,好漂亮的觀音啊,你看她的神態多自然。”老簡彎□子細細的打量著這尊觀音。

胤禛對這尊觀音肅起了敬意,他曾經被皇阿瑪斥責喜怒多變後,就沉溺於佛教。如今自己重生在200多年後,更是對神佛深信不疑。

這尊觀音似乎在對著胤禛安撫的微笑。

“這是明代德化窯的,是我家老闆從國外帶回來的。”老王也是頗為喜歡這尊觀音像。

從她的造型中,令人感受到觀音泰然自若,成竹在胸的穩重神態,給人以力量、信賴和希望,這同樣是基於觀音菩薩慈悲為本的要求塑造的。瓷塑的胎質白而細膩,表面施上白釉,色如象牙,背面有“何朝宗”方款。這件造型優美、工藝精湛的觀音像,是明代晚期福建德化窯的上品。作者以嫻熟的手法,把整座瓷像塑造得神完形備,栩栩如生,把外觀形象美,內在氣質美、工藝技法美有機地融於一體,達到了思想意蘊與美術效果的高度和諧統一。(引用自百度)

17、第十六章 真假乾隆瓷 。。。

胤禛想要這個觀音瓷,這一世,他重生,才真正的相信冥冥之間的神靈。也不知道重活在這兩百年後,看著聽著現在翻天覆地的變化,比較著過去,因為學習歷史,客觀的聽著教授、學生對清朝包括對他自己的看法。

心依然是迷茫的,還帶著踹踹的不安,看到這座觀音瓷時,那淡定,帶著幸福的微笑讓他的心前所未有的平靜,想要她,願望很強烈,更強烈的是,他要生活下去,要活得很好很好,以此來感謝上蒼的賜予。

“這觀音真不錯,現在這種精品很少了。”老簡同志不無惋惜的說道,戰亂的年代,什麼高超的技藝失傳的差不多了,現在什麼依然在摸索階段,有些珍貴的記憶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老王同志把觀音放好後,就和老簡同志聊了聊天,直到夥計告訴老王樓下有人來買家傳的東西,讓老王下去看看。

一個穿著普通西服的男子站在拿夥計的前面,中間隔著一個櫃檯。

他們三人一眼就看到了放在櫃檯上的一個青花瓷,瓷器上二龍戲珠的圖畫,那男子轉過頭看向他們,“您好,我是這的店長。”老王走到旁邊和男子攀談起來。

“哎,這東西我真的不想買,這些都是我父親收藏了半輩子的東西,要不是我妻子現在病重,是在沒有辦法了,我父親才把他的寶貝給我,要我拿出來看看能不能換點錢。”男子苦笑到,面上皆是生活的無奈,對妻子的擔心,對父親的愧疚 。

老王和老簡唏噓了一下,拍了拍他的肩膀,現在誰也不容易啊,物價不是又漲了嗎?衣食住行,看病什麼的那樣不是花錢,那樣不是讓人揪心啊。

老王拿起那想碗一樣的青花瓷,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然後遞給旁邊的老簡,老簡倒也簡單,看都不看直接給了胤禛。

胤禛仔細的看了看這個瓷器的釉色、胎盤,和他那時期製造的瓷器有些不同,一下子無法斷定。

“我父親說這是乾隆時期的青花瓷,還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下鄉時,恰好一個大戶人家被抄家時,當做裝水的碗,他悄悄的換下來,儲存至今。”男子心裡忐忑的看著他們,見他們只是看一句話都不說,為了能賣更好的價錢,他將這件瓷器的來歷都告訴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