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很簡單:美國是個“大”國,人們相信它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潛力足以消解種種不良因素的影響。而阿根廷相對而言則是個“小國”,沒有人敢把賭注下在它身上。
在前面對馬太效應的分析和解釋中,你也許注意到了一個概念:資源。這是馬太效應的核心奧秘,或者說,是推動馬太效應的內驅動力。
正如一句古語所說“多財善賈,長袖善舞”,你擁有的資源越多,就越有可能獲得成功,成為“贏家”。其原因是:更多的資源首先表現為更強的能力。正如—個本錢越多的人贏得也就越多,即使利潤率相同,一個本錢超過對手10倍的人,利潤額也會高10倍。況且,佔有更多資源者往往利潤率更高,他可以透過大規模的生產和銷售降低成本,並以較低的價格吸引更多消費者,在競爭中取得優勢。
擁有豐富的資源還意味著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在經濟社會中,蕭條期是不可避免的。當整個環境不景氣時,中小企業紛紛倒閉,而大公司卻有更多回旋餘地,可以透過緊縮開支、裁員等措施熬過“嚴冬”。
最後,正如萬有引力定律所闡明的:質量越大,引力越強。資源豐富者對每個人都更有吸引力:它的員工忠誠度更高,歸屬感和自豪感更強;它的客戶和合作者對它也有更高的認同感。
比較優勢—貿易能使每個人活得更好
比較優勢是做同一件工作的機會成本的大小。各方生產並出售自己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或勞務,購買自己不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或勞務,各方都可以獲益。在經濟學領域,比較優勢是在兩種或多種情況之下,選擇一種能夠達成利益最最佳化的方式進行商業活動,以最有利的條件,贏得最大的利益。
萊思是一名優秀的廚師。退休後對餐飲依舊情有獨鍾的他經常到許多舉行家庭聚餐的家中做主廚。他文化程度不高,但心靈手巧,做家務更是迅速麻利。然而,雖然家務這種活對他來說易如反掌,但是他自己還是請人來打點這一切。有朋友問他為什麼不自己幹家務,他笑著說這樣合算。別看他不知道經濟學,其實他的行為表明他是按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原理—貿易有利於雙方行事的。
應該說,萊思無論做飯還是做家務都很麻利,他僱的小時工蘇珊哪方面都不如他。但僅僅由於萊思做家務好,他就應該做家務嗎?我們可以用經濟學中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的概念來說明這一點。
機會成本是把資源用於一種用途時所放棄的另一種用途。對萊思來說,資源是時間。萊思做家務的機會成本是他為了做家務而放棄當廚師的時間。或者說,是萊思做1個小時家務而放棄的當1小時廚師所賺的錢。比較優勢是他與蘇珊相比較做同一件工作的機會成本大小。
假如做同一種家務,萊思需要1小時,蘇珊需要2小時。這說明萊思做家務效率高,他比蘇珊有絕對優勢(絕對優勢是生產率的大小)。但萊思當廚師每小時工資是30美元,蘇珊如果不當小時工到肯德基店工作每小時工資為5美元。如果萊思把l小時用於做家務,他就要放棄當1小時廚師的30美元收入,萊思做1小時家務的機會成本為30美元。蘇珊在萊思家做2個小時家務要放棄在肯德基店工作2小時賺到的l0美元,即蘇珊做同樣家務的機會成本為10美元。做同樣的家務,萊思的機會成本為30美元,蘇珊的機會成本為10美元。我們說,機會成本小的一方有比較優勢,即在做家務上蘇珊有比較優勢。
現代經濟社會中,貿易—無論是個人之間的貿易,一國各地區之間的貿易或國際貿易,甚至如果外星球有人的話也可以包括星際貿易—的基礎不是絕對優勢,而是比較優勢,各方生產並出售自己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或勞務,購買自己不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或勞務,各方都可以獲益。這就是貿易有利於雙方的原因。
就我國的經濟階段而言,勞動力相對多,資本相對短缺,應該在合理利用各地資源的基礎上,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並在一定時期內力爭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跨向知識密集型產業。
另外,在地方創業也要以突出優勢、規避劣勢為基準,如寧夏有以枸杞子為特產的資源優勢,新疆有以葡萄乾等為特產的資源優勢。再比如茅臺酒就是利用了本地特有的原料資源優勢,致使茅臺這一品牌久經商戰銷量依舊。
同樣商家們在投資時,一定要了解準投資目標的市場動向,並根據調查瞭解做相關的市場預測。如果覺得該商品有市場,那就要看自己是否熟悉並能滲入掌控與該商品相關的必要資訊,力爭給自己的投資找到個人優勢和市場優勢的最佳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