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九月十三日這天,貝蒂娜眼鏡摔碎,她覺得是一次大丟醜。起初,她的反應是非報這一箭之仇,向整個魏瑪宣佈她被一根瘋香腸咬了,但她很快意識到,她這樣不依不饒將使她今後永遠別再想見到歌德,而且將使她孜孜以求的不朽,化作一段小小的插曲而被人遺忘。於是,她讓好心的阿爾尼姆給歌德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試著替她表示了歉意。但這封信始終沒有收到回信。這對年輕人離開了魏瑪。一一八一二年一月,他們又一次來這裡,但歌德拒不接見。一八一六年,克莉斯蒂安娜去世。不久貝蒂娜又給歌德寫了一封長信,信中充滿了自責和歉意。然而歌德仍不作答。一八二一年,也就是他們最後一次會面的十年以後,她又一次訪問魏瑪,並不邀自到踏進歌德的家門。這天晚上恰逢歌德會見賓朋,因此也沒法把她堵在門外。但即使這樣,他仍沒有同她作片言隻語的交談。同年十二月,她又給他寫信,依然沒有迴音。
一八二三年,法蘭克福市政議會決定為歌德豎一塊紀念碑,並委託一位名叫勞契的雕塑家實施這項工程。貝蒂娜看見了紀念碑的模型,她很不喜歡;但她立刻意識到命運又將一個機會擺在她面前,她決不能白白放過。儘管她並沒有繪畫的才能,她連夜動手,畫出了她設計的雕像的草圖:歌德呈坐姿,像一位古典式英雄;他手持一把七絃琴;一個姑娘代表普賽克,站在他兩膝之間;他的頭髮像火焰一樣。她把草圖送交歌德,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發生了:歌德眼中溢位了淚水!這樣,終於在十三年以後(一八二四年的七月,他七十五歲,她三十九歲),他在家裡接待了她,儘管他很倔,但他仍然同意一切都可以原諒,那一段不友好的沉默已成過去。
我覺得,在故事的這一階段,兩位主人公顯然對所面臨的形勢達成了清醒一致的諒解:他倆都知道對方的意圖,也都知道對方心裡同樣一清二楚。透過這張草圖,貝蒂娜第一次明確點穿了這場遊戲從一開始就要達到的目的:實現不朽。貝蒂娜沒有挑明這個詞,她只是輕輕地擦個邊,就像我們彈一下繃緊的繩子,讓它長久而無聲地振動起來。歌德聽見了。起初,他傻呵呵覺得受寵若驚,但漸漸地(把眼淚抹去以後),他開始把握貝蒂娜的話的真正的(並非都為捧場的)意義:她要他知道,昔日的遊戲仍在繼續;她並沒有認輸投降;而且她是為他縫製壽衣的最佳人選,他歌德將穿著她縫製的壽衣,展示在後人面前;沒有人能制止她,他倔強地保持沉默則尤其不能制止她。他又想起他早先的那句老話:貝蒂娜很危險,最好是和顏悅色地監視她。
貝蒂娜知道歌德知道。這可以從這年秋天他們的又一次會面中看出;在一封寫給他侄子的信中,她這樣描述他:在那次會見後不久,“歌德開始與我爭吵,可是緊接著他又好言安撫我,以重新得到我的好感。” 難道我們還會誤解他!他已經充分意識到,是她攪得他心煩意亂,他恨自己把十三年的修煉付之東流。他於是同她吵架,彷彿要一口吐盡這些年來對她的積怨。但是,他很快又剋制住自己:何必那麼當真?何必要告訴她心中的想法?關鍵是堅持既定的策略,讓她放鬆戒備、恢復平靜,一刻也不放鬆對她的監視。
貝蒂娜回憶說,在他們談話過程中,歌德以各種不同藉口,至少六次離開房間,偷偷去飲酒,她從他的呼氣中覺察到這一點。她終於忍不住大笑起來,問他為什麼偷偷喝酒,他大為光火。
我覺得貝蒂娜的行為比歌德的偷飲更有趣:她的舉止不同於你我,我們也許只會饒有興味地看著歌德,謹慎而禮貌地不置一詞。而她卻說那些別人永遠也不敢說的話,(“我聞到了你身上的酒氣!你為什麼要喝酒?為什麼偷著喝?”)這是她既不讓他過於狎暱、又能夠更接近他的辦法。貝蒂娜一向冒充天真。如此出言不遜似乎已經理所當然,這突然使歌德回想起十三年前他決定永遠不見的貝蒂娜。他一言不發地站起身,拎起一盞燈,表示會見到此結束,他將陪來訪者走過那黑暗的門廳過道,送到門口。
貝蒂娜在信中接著說,為了不讓他離開,她下跪在門口說:“我想看看我到底能不能堵住你,看看你究竟是個好精靈,還是像浮士德的耗子一樣,是個壞精靈;這門坎每天都有最偉大的精靈、我最偉大的朋友透過,我要親吻這門坎,為它祝福。”
歌德表現如何?我又得逐字逐句援引貝蒂娜的話。據說他曾說:“我決不會為了透過而踐踏你,也不會踐踏你的愛情;你的愛給我莫大的慰藉;考慮到你說的精靈,我將側身而過(他的確小心翼翼地繞過她跪在那裡的身體),亦太狡詐了,最好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