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2部分

與自身頗多的利害關係,而被清掃的一乾二淨。

還有一件事,大大出乎鳳陽總兵賀成的意料,和抓捕朱大典與賀一龍時的轟轟烈烈相比,李信對這二人的處置簡直只能用輕描淡寫來形容,只在衙署內部做了一次簡單的通報,並不稱朱大典為犯官,直說事涉朝廷封疆大吏,他身為一介武官對此並無處置之權,於是決定護送其入京,交由朝廷內閣。至於革左五營賊首賀一龍,則作為所獻之俘,一併押解入京。

由於鳳陽戰事已了,淮安總兵孫之傑奉浙直總督令返回駐地,李信的三衛軍也決定在正月十五後正式啟程南下。張方嚴此前派人送信過來,言及已經抵達江都,與南京城一江之隔,不過他並不打算匆匆進入南京,並且還有另一番打算。

由此,李信對這個老頭子再次刮目相看,看來此人並非以往印象裡那般無能,這可能便是人常所言的大智若愚吧。同時,他也暗暗告誡自己,一定不能輕視了類似張方嚴這一類人,他們都是在宦海里浮浮沉沉了大半輩子的人,別看蟄伏的時候就像一條已經快僵死的蛇蟲,可只要給他一丁點的養分和陽光,他便立即擁有了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本事。

眼下李信還有一件事頂頂重要,那就是追蹤馬守應部的下落,自革左五營敗走以後,三衛軍的斥候們很快就失去了對他們的監控。原本以為這老傢伙可能會逃回一直隱匿的英霍山中,誰又曾想,這些流賊似乎大規模向九江、瑞昌一帶運動了。他對長江一帶的形勢並不甚瞭解,但是卻也知道九江府治所德化乃是扼守長江中下游的咽喉之地,若是讓這些流賊竄了過去,將對整個南直隸,亦或是說應天府造成極大的威脅。

得出這個結論以後,李信找來了何騰蛟商議此事。結果何騰蛟卻是一陣大笑,直言讓他將心安安穩穩的放回肚子裡,首先德化在長江南岸,其次長江可不是北方的河流說渡過去就能渡過去的,流賊組織軍紀都極為敗壞,更別提渡江作戰了。不論從哪個角度看,流賊若敢去打德化的主意,結果只能有一個,那就是雞蛋撞石頭。李信趴在簡陋的只有簡單線條的地圖上研究了半晌,覺得何騰蛟的論點還是比較靠譜的,於是又重新將注意力轉回到鳳陽本地。

首先第一件事,李信親力親為調研了鳳陽的城防情況,得出的結論卻是極不樂觀的。尤其是幾處崇禎八年以後重新修葺的城門和城牆,均是不堪一擊,用鐵鍁捅上去便直掉渣,甚至有些地方稍一用力便能將整塊青磚起了下來,比起碭山縣城都差之遠矣。

鳳陽城與碭山城一般,都是夯土磚碟的城牆,只是新修的磚碟城牆質量極差,用李信的話來形容,這就是豆腐渣。跟隨李信一路視察下來的何騰蛟面色凝重,顧不及為這貼切的比喻叫一聲好,滿心都是對這座大明中都城的擔憂。

就連張石頭都連連咂舌,直言難怪此前對東門的爆破竟如此輕易,一次便將城門和鐵閘炸的稀里嘩啦。其實當時的東門問題不單單是如此,按照要求城牆城門下的基土丈於之下都要以夯土壓實,若嚴格按照標準施工,夯土堅固如鐵石,僅憑著擲彈兵營的那幾把鐵鍬、鐵鎬也休想挖動分毫。鳳陽城自然也不可能輕而易舉的就被三衛軍拿下攻破,朱大典也不會落得今日下場。

李信當場命人將不合格的部位掘了重新施工,在場的軍卒工匠看了之後竟搖頭感嘆,若是流賊窺得了鳳陽城的這等豆腐般的城防,只怕也難守得那一個月了。直到此時,何騰蛟才知道李信善守的名聲不是虛言,此人不但精於戰陣,還工於城防,不論從哪一方面看都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嘆朝廷的一干閣老重臣們有眼不識金鑲玉,只知道一味的打壓這些有志報國的熱血漢子。

這幾日朝廷的邸報何騰蛟也看了,其中有一處內閣對各省明發的公文,直言各地文武敗壞失調,責令各地勿要重蹈唐時覆轍,一定要引以為戒。這些話雖然都是些不著邊際的虛言,又沒有指名道姓,可他還是一眼就看出來了,如此種種十有八。九就是針對面前這位鎮虜侯的。但那又有什麼法子呢,他何騰蛟不過是個濟西兵備道,人微言輕,根本就不可能左右這等大朝局,更何況就連他本人都是李信這個武官所一力保舉的,自己又有什麼能力去使忠良盡其能,使奸佞遠離朝堂中樞之地呢?

想到這裡,何騰蛟不由得有幾分惆悵。說一千道一萬,朝廷上下出現這麼狀況,還是朝廷上用人不明導致的,而這用人尤其是中樞輔臣和地方封疆大吏,都需要有皇帝的任命,那麼最終這些帳都要算到天子的頭上嗎?

這個想法跳出來,使得何騰蛟悚然一驚,對於他這種科舉正途出身,又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