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泥潭,另一角又踩入了水坑,白白扯進了與自家頂頭上司的紛爭之中嗎?
朱大典雖然不是決斷之人,可終究不是蠢貨,幾經權衡之下,便有了謀定而後動的想法。於是,回到鳳陽城時,面對賀一龍大為失望的神情,他並沒有如先前一般,態度鮮明,而只是打了個哈哈,便將自己關在了書房當中,準備好好琢磨一下接下來的公文奏章。
拋開賀一龍心裡大罵朱大典狡猾這一點不談,朱大典透過這次事件,也重新對賀一龍的本事進行了評估,一個主將能夠輕而易舉被外人奪了兵權,即便如鎮虜侯李信這般人物,只怕也是有著極大缺陷的,再回想起自己初見面時對此人的謙恭態度,不由得啞然失笑。如果不是看在此人還算,憨直的份上,便於控制,只怕也是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了。
因此,也正是有了這一番念頭,他決定為賀一龍爭上一爭,不能讓李信輕而易舉的就將賀一龍那近兩萬人的人馬奪了去。首先,朱大典行文一封,向浙直總督張方嚴詢問,李信私自吞併賀一龍所部的事可是出自總督之意,然後又在言語中多有暗示,李信可能存在冒功與壞事的行為,希望能夠引起張方嚴的重視,對此人嚴加約束。
其實這封給張方嚴的公文對李信是起不到任何約束作用的。但李信與張方嚴只見的特殊關係,在朱大典這個局外人又如何能得知呢?他甚至還為此頗為得意,只等著這一招釜底抽薪之計見效,到時候不用自己親自動手,便有人替他舉起手中的刀子。
朱大典寫的一手好字,他將書寫完畢的功夫雙手小心翼翼的捧了起來吹乾墨跡,又總覺得意猶未盡。於是,在沉思了良久之後,又再次提起筆來,筆走龍蛇一番,不消半個時辰,一篇洋洋灑灑的萬言之書便揮筆寫就。
這一封可不是普通的公文,而是朱大典精心寫就的,上書大明天子的,關於鳳陽一戰得勝的詳細前後經過,其中濃墨重彩的交代鳳陽保衛戰的慘烈,同時又點出賀一龍不可或缺的功勞。至於李信,朱大典毫不客氣的參劾了此人幾大罪狀,其中這冒功與私吞同僚部屬便是首當其衝!
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城赴宴
李信自然不知自己“得罪”朱大典甚深,只覺得此人態度倨傲,又似反覆無常,總之不是個好相與的人。他之所以一口答應了其人違心的邀請,目的有二,第一是想進一步探知賀一龍在鳳陽城中行蹤,搞清楚此人是否已經得朱大典庇護,反之則立即對此人進行逮捕,似這等大奸大惡,首鼠兩端之徒,怎麼能眼睜睜看著招安,進入大明的官軍序列?
如果使此人奸計得逞,這江南的局勢又不知道要敗壞成了什麼模樣。李信深知像賀一龍這種人之所以能招安,完全是形勢使然甚至是別有居心,完全談不上對朝廷有半分忠誠度,一旦流賊再次勢大,此人的造反就會是遲早之事。
其二,李信是想借著與鳳陽巡撫朱大典宴飲的機會,改善一下與此人的關係,以彌補自己因為迎接來遲,造成的影響。很顯然,李信的第二種打算,完全成了種一廂情願的想法。他更不知道,這位剛剛謀面不久的巡撫已經偷偷的使出了兩記重拳,目標均是他李信本人。
至於賀一龍所部的人馬,李信初時真有收為己用的想法,但是親眼所見這些人連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屠戮手無寸鐵,沒有半分抵抗之力的婦女與孩子時,他就已經徹底放棄了這種想法。
一支已經殺戮成性無惡不作的軍隊,戾氣早就深入骨髓,如果收了過來,也難以融入三衛軍的體系之中,甚至會成為攪屎棍一般的存在。除了以上理性的判斷,還有一點,李信是在內心深處對這些敢對婦女和孺子孩童痛下殺手的流賊,充滿了厭惡之情。
李信當然不會以殺止殺,也不想輕易的放過這些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也因為此,他現在控制賀一龍所部的意圖,已經從收編轉為了秋後算賬。至於算什麼帳,自然是亂殺無辜的血帳。
追究的期限也不必過遠,只從他兵過山東臨清與賀一龍所部相遇時開始,凡有戰陣之外屠殺手無寸鐵百姓之行為的人,他皆要予以嚴懲。尤其是首惡,定要嚴懲不貸。
出於穩定局勢的考慮,知道李信這等心思的,只有陸九等幾個少數的三衛軍高層。只等,將賀一龍所部的人馬完全分割處置,調換統兵頭目以後,將風險降的最低之時,再以迅雷不及突然出手處置。
只不過,這些事都要等到從鳳陽府城中赴宴回來之後,才能付諸實施。
時間已經到了十一月,眼看著寒冬將至。鳳陽府解圍不過三日功夫,這市面卻如春後的大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