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國卻沒有能力保護屬國,這一切又終將成為鏡花水月。
朱由檢捧著國書好半晌沒有言語一聲,又過了一會,他才抬起頭來看向剛剛回京的楊嗣昌,河南大戰總算見到了曙光,由於有了山西新軍的配合,李自成的戰線急劇收縮,很快就會重新把他們鎖進關中,到時候就可以騰出手來整頓朝中上下。
連年的在外征戰,風刀霜劍在這位文臣身上留下了太多痕跡,一張臉顴骨高高隆起,皺紋猶如溝壑一般,刀劈斧鑿。
“楊卿,朝鮮國意欲重新歸附我朝,可有良策應對?”
楊嗣昌想也不想,直截了當的答道:“陛下,而今我大明內部仍舊不靖,此時若應下朝鮮國國書,必然會惹惱了建奴。而今孫承宗剛剛死了,山海關人心不穩,若為一虛名而重啟北邊刀兵,得不償失!”
楊嗣昌的想法很簡單,眼看著中原剿賊戰事就要接近尾聲,這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他不容許任何人破壞掉。如果接下了朝鮮國的國書,建奴提兵南下報復,只怕又給了李自成苟延殘喘的機會,而自己畢其功於一役的設想也將就此付之東流。
得到這個建議,顯然不是朱由檢最樂意聽到的,丟失了朝鮮國這個藩屬,對大明而言一則顏面盡喪,二則失去了夾擊滿清東虜的宗藩。
其實,他十分期盼能從楊嗣昌口中聽到相反的建議。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內閣大學士,劉宇亮則罕有的說話了。
“李逆重要,邊事同樣重要,一旦朝鮮國能夠與我大明合擊東虜,奴酋勢必不敢再從容叩關南侵!老臣以為,此事當慎而重之,從長計議!”
劉宇亮的話很得朱由檢的心意,但他只是個光說話不動手的閣臣,兵事上完全不如楊嗣昌有發言權,既然楊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