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專欄,只是人氣旺的作品就顯得熱鬧一些,人氣弱的就差不多無人問津而已。
既然被抨擊了,影響還很惡劣,回應就是必須的,除了針鋒相對之外張瑤還打算好好說道說道事實,而她作為一個漫畫家,自然是用漫畫來陳述最好。
因此跟夜夕要了兩頁的版面,知道她的打算後也得到了總編的同意,隨後在新的一期《少團》雜誌上就多了個叫“西遊大講堂”四格漫畫。
除了漫畫故事,文字回應也是必須的,原本讀者互動的專欄暫時被徵用了過來,本來她想在網上回應一下就行了,後來想了想,還是直接寫入雜誌更合適。
因為本身是《龍珠》這個作品引起的,《少團》單期小几百萬的銷量影響力也更大,這才是最好的回應渠道。
“在我構思龍珠這個故事之初,的確是抱著惡搞西遊記的想法,不過隨著連載開始對於故事的構思也在慢慢改變,也許已經有讀者察覺到了,龍珠的故事在慢慢朝著戰鬥題材轉變。”
“除了一些簡單的設定之外,龍珠其實和西遊記並沒有什麼關係,說這些我不是想澄清什麼,我想就算是單純的、徹底的惡搞西遊記,也談不上有什麼錯,更別說罪大惡極。”
“西方有句名言,一千個讀者之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換在西遊記上也合適。作為我國古代的西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不是某一個人的作品,它是屬於每個天/朝人的,甚至是屬於全世界的。”
“誰也沒有權利去代表西遊記,代表孫悟空,相反的,每個人都有解讀西遊記的權利。經典版的西遊記的藝術成就有目共睹,我也深感敬佩,作為觀眾我們應該感謝每一個工作人員,是他們給我們帶來了精彩。”
“只不過,就算這個電視劇再經典,同樣也不能作為唯一,甚至不能跟原著等同而論,你們捫心自問,電視劇真的合乎原著的精髓嗎?”
“作為一個國學愛好者,在國學日益衰敗的今天,我敬佩每一個維護傳統文化的人,也痛恨那些糟蹋傳統文化的人。但是,維護傳統文化不能成為排除異己的工具,打著維護傳統的旗號糟踐傳統的人更加可恨。”
“文化本來就是在不斷的再創造中獲得生命力的,西遊記也不是吳承恩憑空寫出來,甚至真正的作者究竟是不是吳承恩也還存疑。”
“早在西遊記成書之前,相關的故事就已經很又多,西遊記只是收集整理之後的集大成者。如果要說惡搞,西遊記對玄奘法師本身就是一種顛覆,這難道不是惡搞嗎?”
“西遊記成書的年代,正值資本主義萌芽,古代的文人有著極大的創新和揭露的精神,所以才有了西遊記這樣一部傳世鉅著,幾百年前尚且如此,為什麼到了現在我們反而還要被條條框框個束縛?”
“經典不是故步自封,而是應該不斷的創造,每個時代的人對西遊記都有不同的看法,這些看法也反饋著每個時代的人的所思所想。”
張瑤在互動專欄裡洋洋灑灑寫了上千字,都是擺事實講道理陳述自己的看法,也沒有可以的去罵人,甚至就連含沙射影都沒有。
雲裳拿起來一看,“這樣正兒八經又深刻的樣子真的很違和呢,如果不是親眼看著你寫出來,我都要懷疑是不是找人代筆了。”
“喂,難得我辛辛苦苦寫這麼多字,你就給這樣一個評價?”
“不然你還想怎麼樣,雖然對於傳統的見地還是很深刻的,我是沒有這覺悟,不過對於這個事件來說,我覺得這回應還不夠。”
雲裳一板一眼的說道:“而且你怎麼看也不像是如此大度的人,被罵就跟人講講道理,就算不直接罵回去也至少會諷刺一下吧,要不然你能睡得著。”
“所以說知我者雲裳也呢。”雲裳確實對張瑤是知根知底。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張瑤真正對事件的回應應該是在西遊大講堂中吧?”蘇雲袖也是一語中的。
張瑤跟夜夕要版面就是為此,不過倒也不能算是開新作,應該算是《龍珠》延伸出來的互動作品,並不是獨立開外的。
創作初衷也只是為了讓人們更清楚《西遊記》原著故事,於此來揭穿某些人所謂的忠於原著到底有多假,只不過表現守法契合了漫畫創作的風格,整體上也走幽默路線。
而且這還是張瑤絕對原創的,沒有任何抄襲的成分在裡面,兩者結合才是她對這次事件的回應。
因為《少團》本身是週刊,張瑤對於事件的回應也非常及時,登載出去之後別說是《龍珠》的粉絲拍手相慶,就連絕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