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諸如此類的事情,王小虎已經在前世見的多了,所以在趙雅之翻譯過來後,他只是稍微發了點牢騷,並沒有再追究什麼,畢竟小日本就是這樣的覺悟,他們錯了也不會承認錯誤,當年他們的首相還硬盯著亞洲人民的憤怒去參拜精鍋神射呢,這種篡改新聞報道的事情對他們簡直是小兒科了。
看到李小龍和趙雅之一臉的憤憤不平,王小虎嘆口氣說:“你們也別憤怒了,即使再憤怒也是沒有用的,我們雖然勝利了可也是個人勝利,只有國富民強,無論科技還是軍事都強大起來,用綜合實力把小日本們震懾住才是王道。”
李小龍略有所思的點點頭,不要認為李小龍喜歡吃日本菜就否定了他的愛國情操,畢竟他的童年也是經歷過日軍侵佔香港,他也曾目睹過小日本在香港燒殺搶掠的事情,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他對日本這個民族在內心中產生了憎恨,這也是他為什麼在美國對空手道進行多次切磋的主要原因。這些在李小龍童年至離開香港前的很多部粵語片中都能看到,比如《人海孤鴻》、《細路祥》等。
“小虎說的很對。”李小龍點著頭不再說話,勝利之後並沒有狂喜,而是陷入一個比較無奈的沉悶之中。
良久後,王小虎說:“小龍哥,這些國際形勢不是我們幾個人能扭轉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拍出讓世界震驚的電影來,讓所有老外不再小窺我們中國電影,透過用功夫、用拳頭讓世界認識我們中國人的傲骨。”
“嗯,小虎,經過這兩天我在日本的遊玩還有今天跟空手道比武,還有你剛才的那番話,我想拍攝一部完全屬於我個人風格的電影,怎麼說呢,我想將全世界最優秀的功夫高手聚集起來,來一場沒有限制的綜合格鬥。”李小龍並不是很確定自己這個想法:“當然,這主要是受到你的影響,你曾經對我講過A的事情,我現在對那種沒有限制的格鬥大賽很嚮往,我的意思你能聽明白了?”
明白,能有什麼不明白的呢王小虎在腦海裡浮現出李小龍去世四年之後才公映的電影《死亡遊戲》,那是1977年,嘉禾電影公司將李小龍未完成的遺作《死亡的遊戲》補拍完成,並取名為《死亡遊戲》。《死亡遊戲》與李小龍的《死亡的遊戲》在名字上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在內容上卻做了較大的改動,甚至被不少龍迷稱之為“狗尾續貂”的贗品,完全背離了李小龍原來的構思,只是嘉禾打著李小龍的名氣賺取票房的工具。
王小虎忽然激動起來,要知道在前世這部神作是李小龍跟華納公司去印度籌拍《無聲笛》未果,又受到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七武士》的啟發,加上他本人對佛學有著獨特的思考和見解下,才萌生了《死亡的遊戲》拍攝計劃,在李小龍的構思中《死亡的遊戲》講述一個武林高手和他的同伴為了奪寶救人而勇闖高塔的故事。高塔的每一層都有一名代表不同武術流派的絕頂高手把守,每一位高手都能將闖關者置於死地。因此,闖關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死亡遊戲,闖關者每衝上一層,就有如經歷一次死亡。
這是一個宏偉的計劃,首先,要能夠把李小龍的截拳道和武道思想完完全全的展現出來;其次,要把全世界最出色的武術家和運動員集合起來,把全世界最精彩的武術和打鬥展現在觀眾面前。在李小龍看來,這將是一部前所未有的功夫巨片,也將是他在香港拍攝的最後一部影片。也就是說,在李小龍的計劃中,拍攝完《死亡的遊戲》,他就將告別香港,再次前往美國,繼續他未完的好萊塢之夢。只是命運跟李小龍開了個大大的玩笑,不等他把《死亡的遊戲》拍攝完畢,他就跟華納公司忙碌拍攝《龍爭虎鬥》,然後這位紅極一時的功夫巨星就離奇的突然離開人世,留下很多遺憾和謎團給後人。
而今,也許正如李小龍剛才說的那樣,這個偉大的構思在王小虎平日有意無意的影響下,加上今天比武的刺激下,讓李小龍產生了這個瘋狂的想法,你讓王小虎怎麼能不激動,怎麼能不熱血澎湃呢
“小龍哥,說說你的大概構思。”王小虎這次並沒有著急的將心裡已經醞釀了半年之久的想法說出來,而是讓李小龍先開口。
李小龍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後才說:“這個想法並不是很成熟,當然在你這個五百萬票房編劇的眼中可能很幼稚。”
“哪能呢”王小虎笑著說:“趕緊說說,我想要聽聽。”趙雅之在一旁聽著感到很好奇,這還是他第一次從王小虎臉上看到這種對劇本很期待的表情,於是她也來了興趣,不過再次李小龍說出他的構思之前,她去端來兩杯清水,一杯遞給李小龍,一杯遞給王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