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剛才馬上就能見到小孫子和小兒媳的鋪墊,顧奶奶爽快地點頭了:“我送你們出大院。”
計嬸也拿了菜籃子:“我也去,正好順路買些菜回來。”
宋澤珉和宋依依來時只帶了給顧爺爺、顧奶奶的禮物,現在空著手就可以出來了。
四個人出了自家的小院子,繞過花壇,一邊說著話一邊往大院外面走。
這下子早上沒好意思靠近顧家的“閒人”們,有幾個人還沒來得及回家的,都陸續走過來,跟顧奶奶打著招呼。
她們再近距離看宋澤珉和宋依依兩眼,頓時錯愕不已。
這兩個人看長相就知道是顧家人,但這長得也太好了吧,比顧家另外的兒子和孫女長得更為出色!
不由對顧家羨慕不已,丟失的孩子過了幾十年了還能找到,而且這孩子和這孩子的孩子跟她們想象的一點都不一樣。
原來,當顧家終於找到了當年丟失的那個孩子的訊息傳開後,大院裡好多人在議論,這個孩子會是什麼樣子:
“要我說,應該沒什麼文化。你們想啊,當時顧部長把孩子託付給村子裡的老鄉,這不就是說明這個孩子是在農村長大的。”
“也是啊,那個年代一直都是戰亂。好不容易戰爭結束了,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都很貧窮。要讀書就得家裡有條件才行,要是連飯都不上了,還讀什麼書啊!”
“可不是,我家是城市的,但我家孩子多,就是我大哥也就讀完初中,就找工作掙錢補貼家用了。更何況不是自己的孩子,誰能出錢讓他上學呀!”
“不能這麼說,顧部長夫妻倆人都很好,應該好人有好報呢!聽說那個村子的人都被倭寇殺光了,我在想萬一撿到他家孩子的人富裕,就出錢讓他上學了呢。”
“不管那孩子受沒受過教育,我覺得長得肯定不賴。”
“那可不一定,萬一那孩子長的都是他父母的缺點呢!”
“我覺得孩子長得不能差,你們看看顧家那些孩子的模樣不就知道了。但是,我覺得氣質和修養就不能比了。無論誰家撿到那孩子,那家都不能跟顧家比!全國又有幾家能比得上顧家的!”
最後,整個大院不用上班的“閒人”們基本達成了共識:顧家的這個兒子應該是長相中上,沒什麼文化,談吐極為一般,甚至有些小家子氣,沒有任何本事和技能,只靠著賣力氣養活自己這樣一個人。
但這些人都是在背地裡快快嘴,沒有人敢當面去跟顧奶奶說,更沒有人敢跟顧爺爺提這事。
現在,活生生的人就站在她們面前,與她們的猜測截然相反,沒有一條符合的。
有人還想和宋澤珉搭話,想問問他在哪裡長大的,做什麼工作的,但是顧奶奶不待她們開口,就直接說她還有事,先走了。
於是,在眾人灼灼的目光中,溫潤如玉的宋澤珉、風姿卓越的宋依依與滿面笑容的顧奶奶、精神抖擻的計嬸,一起不急不緩地走出了大院。
當事人是走了,可是大院裡卻炸開鍋了!
原因無他,是有許多人親眼看到了顧家找到的小兒子和小孫女,大部分人雖然嘴裡贊著、羨慕著,但心裡卻發酸。
顧家的運氣真好,每個孩子都是長得好,又有本事。
只有極少數嫉妒得發狂的人,不無惡意地猜測著:“長得是不錯,舉止也不俗,但誰知道他有沒有工作,是不是一個只能靠家裡養活的繡花枕頭?”
和顧家關係好的人,不禁反唇相譏:“就算沒有工作,是顧家養不起,還是他的哥哥、姐姐不幫著他!”
此話一出,所有有小心思的人立刻消停了。
顧部長和他媳婦都是級別很高的人,別說養活一個人,就是養活十個人也不成問題!
顧家的兒女每一個都是身居要職,且醫術不凡,有能耐還團結,對外他們兄妹三個就跟一個人似的,誰都做不到瞪眼瞎說這三個人會不幫著自己的親弟弟!
最後,有人嘆了口氣:“我得回家洗衣服去了。別人家是好是壞,和我和你又有什麼關係,還不是自己過自己的日子!”
於是,這些人各回各家,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去了。
顧奶奶和計嬸把宋澤珉、宋依依送到了公共汽車站,看著他們上了汽車,才去買菜。
宋澤珉和宋依依對於大院裡那些探究的眼神並不在意,他們回到家,就開始忙活著自己的事情。
宋澤珉把從顧爺爺、顧家三兄妹以及顧佑南那裡先後得到的資訊,進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