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不輕不重的話兒,卻讓這些人都收起了笑容,嚴肅起來。確實是這樣,前兩天他們還同教官請教野外生存的經驗呢。
當時,他們的教官王剛特意請總教官賀小龍為他們講了幾項野外生存的技巧。
賀小龍還給他們講了一個真實的經歷:一年十一月份,自己和戰友去山裡執行任務,因為是短期任務,所以兩人根本沒做其它準備。
沒想到卻意外趕上了大雪封山,即使是北方下大雪一般也在十二月之後,這場大雪打得他們措手不及。
要不是他們會打獵、會儲存火種、烤熟食物、野外取水,一直等到救援人員過來,估計他們兩個人都得被渴死、餓死在那裡……
唐季軍立刻收回了剛才的彆扭感:“是啊,宋叔以前也是名軍人。應該會的!”
“不過宋叔真有天賦,居然能做得這麼好吃。”
於是,大家迅速把東西分成等份,考慮到蔣新勇和白峰也沒吃晚飯,他們非常有良心地又多分出來一份,多分兩人各半份。
一時間,沒人再說話,專心地吃著滷鵝、滷豬蹄和滷鳳爪。
在入學近三個月時間裡,他們這些入校新生不但透過高強度的軍訓在錘鍊著自己的體魄,更適應了部隊吃飯的速度。也就十分鐘,每人面前都只剩下一小堆骨頭。
金友發更是誇張地帶著哭腔:“我可算吃到了鵝,三個月了連個鵝肉味都沒聞過。要是把滷鵝換成燒鵝就更好了!”
方渠河看著他:“老金,你這話說的,白吃還嫌棄啊!”
金友發立刻說道:“我哪會嫌棄,這滷鵝的味道挺好的,我只不過有感而發,想起了我們家那邊的燒鵝。”
他又轉向宋子安:“子安吶,我可感謝著呢,沒有絲毫的嫌棄!粵省吃鵝各地區的做法不同,穗城就喜歡燒製,潮汕地區用的是滷製,海豐陸豐一帶擅長清煮。”
“我家一直在穗城,就想起燒鵝了,你千萬不要誤會啊。”
宋子安笑笑:“有什麼可誤會的,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不過,再過不到兩個月,你就可以回家吃到燒鵝了。”
金友發聞言也笑了:“就是,三個月都過去了,難道還熬不過這一個半月!”
宿舍裡的人紛紛說起了自己的家鄉,誰說男孩子不會想家,他們正以這種方式抒發著自己的思鄉之情……
莊墨象把車停在了一間小飯館門前:“這裡賣的是京城有名的門釘肉餅,正好路過請宋叔、宋嬸嚐嚐。”
石鳳竹笑著應下:“好啊,聽說京城的小吃種類多,還都有自己獨特的做法、吃法,確實應該多嚐嚐。”
四人走進小店,坐在裡面的一張小桌前。
宋依依看著這間不大的小店,一共就四張桌子。後廚緊挨著這間接待顧客吃飯的地方,能清晰地聽到油煎餡餅的聲音。
莊墨象為每個人倒了一小碟的香醋,服務員端上來的門釘餡餅是新出鍋的,冒著熱氣。很快四碗清粥也放在每個人的面前。
宋澤珉夾起一隻餡餅:“門釘餡餅要趁熱吃,如果涼了,流出來的牛油就會糊嘴。”
看著石鳳竹已經夾起餡餅,蘸上了香醋就要下嘴,連忙阻止:“別太心急,燙嘴不說,餡餅裡的油就能滋你一身。”
看到石鳳竹抬眼看向他:“再說兩句話,等餡餅稍微涼一些就可以小口吃了。”
“你看這餡餅的形狀像不像古代城門上的門釘,它就是因形得名。”
石鳳竹毫不猶豫地打斷他的話:“兩句到了,我可以吃了吧。”說完,就咬了一小口餡餅。
四個人開動了,門釘餡餅外焦裡嫩,牛肉的鮮和大蔥的香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咬一口鮮湯四溢。蘸點香醋解膩,配上清粥潤胃。
宋依依一口餡餅,一口粥,吃得不亦樂乎。
正是飯點,小店裡的顧客不多,但也不少,四張桌子總會坐滿三張半。因為另一張桌子略大,能坐下八個人。
所有人吃的都是門釘餡餅和清粥,小飯館裡有不少老食客,彼此都認識,吃餡餅的時候還能聊上幾句。
等到四個人離開小店,坐到車上,宋依依還回味著如此和諧的市井氛圍。
先把石鳳竹送回學校,回到家,莊墨象直接進了安排給他住的東廂房,提筆刷刷刷寫了一封信,然後讓武淑好給顧承國送去。
武淑好速度很快,敲開顧承國家的門,見應門的正是他本人,就直接把信往顧承國手裡一放:“我們頭兒讓我送來的。”然後,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