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章千里送烏龜
望不到頭尾的車隊駛入襄州北門時,許清自己也是感慨萬端,沒想到首批到達的賑災物資竟是‘大宋慈善會’的,真個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年前給清平郡主隨意出個主意,只是不想她將錢財枉送給那些寺廟裡的泥菩薩而已,沒想到今天卻發揮了超乎想象的作用。
襄州城裡的糧食已經十分緊缺,眼看著發放給難民的粥越來越稀,而這季節天地蕭條,連野菜都沒得挖,一但斷糧,那百姓們只有餓死的份。
許清正日日翹首以盼,朝廷的辦事速度他清楚,不敢指望他們超常發揮,他盼的是東南來的大船隊,論辦事速度,朝廷要廷議、要各部門協調,而整個過程中還常會相互推諉,速度和那些大商家相比是拍馬難追。
船廠十八家股東之中,有不少就是涉及米糧及藥材生意的,象聚寶米行、和仁藥鋪的東家,在多個大城都有自己的分店,涉及布料生意的更不在少數,許清給朝廷的奏章、和給船廠股東的信件是同時發出,許清相信,就算只衝著他的面子,船廠股東們也不會讓他失望。
然而這次第一個給他驚喜的,竟是他未過門的娘子,那個平時只會沉浸在詩書墨韻裡,對生活充滿了理想化憧憬的清平郡主,那個許清以為她還有江南,既浸潤著水鄉的溫婉,又睿智穩重的梁玉;此刻的許清真想抱著她們,誇上一千遍一萬遍。
而曹皇后的作用被許清自動忽略了,誰讓她不是咱的娘子呢
“姑爺這次咱們慈善會共帶來七萬石糧食,另外衣被、藥材及其它物資有四百二十一大車,共計三十三萬貫,如何發放,皇后和郡主讓小的和蒙公公聽從姑爺您的吩咐”
荊王府的肖管事恭敬地向許清彙報著,荊王府裡出來的人,對別人未必這麼客氣,對許清卻絲毫不敢怠慢,雖然八賢王常常在家臭罵許清。
許清和聲說道:“肖管事與蒙公公辛苦了你們真可謂是及時雨啊具體怎麼分配這些物資,我會讓人給你們安排,但這是你們慈善會第一次善舉,所以這些物資還是由你們親自發放到難民手中吧”
許清的話正中倆人下懷,他們可是連皇后和清平的大旗都制好帶來了,無論如何也要將主人的善名傳遍天下的。
許清迅速讓人來引導肖管事他們,其實襄州原來的官吏衙役,許清也並不是將全然置之不用,相反,現在人手緊缺,能發動的人許清全發動起來了,只不過將這些官吏全部置於軍管的範疇之內而已。
中國人的思鄉情緒嚴重,有了這派物資,廣場上那些不屬於襄州城的難民,許清終於可以把他們送回鄉了。
太多人擠在一起,許清總擔心會引發什麼疫情,這些老弱在這裡沒用,但回鄉後卻能發揮不小的作用,幫著‘互助組’燒個水煮個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總是可以的。
肖管事和蒙公公他們幹勁十足,一邊發放物資,一邊宣傳著皇后和清平郡主的善名,幾萬姓扶老帶幼,排成幾十行長長的隊伍,每個領到物品的百姓都自發地向東北方向,向東京城裡的曹皇后和清平郡主遙遙行跪拜。
每個人分到的東西不算多,三四十斤糧食、一套冬衣、外加被褥或其它一些生活用品,但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卻勝似雪中送炭,漸漸地,許多人唸叨著曹皇后她們的好,忍不住淚沾衣袖、放聲哭了出來,無數人的哭聲看得既讓人心酸,又讓人溫暖。
這些百姓許清早讓人按地域登記好,東西分好後,直接讓這些老弱跟著肖管事他們的車隊,分路送過去便是。
許清站在自己的‘別墅’前,看著幾萬百姓跟著一列列車隊,慢慢向幾個城門走去,瑟瑟的寒風吹拂著那些蕭索的白髮、沖天的童辮,或是些有些零亂的青絲髮髻,而每人的身上衣裳,或許多有不合身的,但至少人人都穿得暖,或許心裡也是暖的吧
一片感動的哭泣聲中,終於夾雜進了一些孩子們無羈的歡笑聲,向北行進中的百姓突然慢慢停了下來,也不知道是誰帶頭,人們慢慢回過身來,望著窩棚前那面一直飄拂著的招討使大旗,望著站在窩棚前的那個身影。
無論男女老幼,如同風吹過的麥田,如浪般跪倒,其它各路的百姓見此情形,也紛紛回過頭來,默默跪倒,蒼蒼的白髮、沖天的童辮直叩入塵泥之中,整個襄州城中,此刻不停地迴響著許招討使、禁軍、恩人這些聲音。
即便是馬克戎這些鐵錚錚的軍中漢子,看到這突然發生的一幕,也是腮邊滾燙,男兒淚止不住一滴滴的滑落,雖然許清一再對他們強調,軍人就是用來保護老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