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追形接打 變化無窮 三樁三拳 步手身全 地腳梅花 木人紅船 念頭主守 尋橋打手 追形之始 求諸標指 旁邊輔助 箭槌八種 走馬斜角 幡龍跳躍 固定標步 半全起腳 練力之法 階段五重 松沉穩勁 清脆玲瓏 先松後緊 再緊後松 鬆鬆緊緊 迴圈不窮 邪行仇念 正用精神 假想有敵 不可用心 意投於外 一點精神 反覆練習 配合由勤 手腳屬我 控制隨心 升肩聳膊 氣提不利 意沉身穩 高低無忌 發力出招 必第一下 手腳發力 與身無關 力無定位 喉嚨爭膊 嘴不閉氣 力發無形 動靜無礙 語出如寧 拳爭掌膊 也可傷人 中路邊欄 拋橋窒手 詠春八手 皆可攻守 標圈伏綁 困刮耕攤 可從中破 困手橫攔 綁有正錯 錯非真錯 按頭屹尾 按尾屹頭 中間綁起 有影無形 武欲精通 唯從苦練 先成後化 先化後成 刀切雖齊 墨守成規 藝能巧變 將形補位 因緣各就 殊途同歸 輔助心法: ①不消“過籠”(過頭):詠春消手以能消對方來手而不超過防守所需範圍為原則。對方來手若不可能擊中我們,我們則不需要運用任何消法。不消“過籠”可以減少氣力和時間的消耗。消後反擊敵當會更快。 ②不“追手”:“追手”者,離開防守所需範圍來追著去接觸對方橋手也。詠春拳長於橋手相接後之感覺和反應。所以初學詠春拳者很容易下意識地犯“追手”的錯誤。若敵橋手不在我之防守範圍內,我們不要追著去接觸其他橋手,反之應該趁機向敵攻擊以求擊敵。若對方用橋手消我們之攻擊,我們便達到接觸對方橋手之目的;這是“尋橋”方法之一。 ③不“衝身”:詠春出手(攻或防)、馬步上落和轉變都要以維持重心為原則。儘量減少被對方借力機會而至“失形”。“失形”,即失去重心而不能保持對敵之平衡狀態也。 ④不需藉助位置而發力:詠春拳的“攻”與“守”皆以能鍛鍊到從任何位置都可以發力為原則。換句話說,無論手在何處皆能發力不從心消對方來手或向對方攻擊而不需要將手收回或提高已某一位置來幫助發力。 (二)“寸勁”乃詠春拳用作攻防之勁力,亦稱“彈勁”或“短勁”:這是一種短暫而有爆發性和能於短距離內發出殺傷力擊敵之勁力。“寸勁”是從小念頭,扯空拳及打沙包等鍛鍊。 (三)黏手練習:其目的是: (1)鍛鍊與敵方橋手接觸後之感覺和反應。 (2)鍛鍊製造和尋找敵方之空隙。 (3)鍛鍊雙手之左右兼顧和一心二用。 (4)鍛鍊詠春拳心法如“來留去送”、“甩手直衝”、“不消過籠”、“不追手”等等。 (5)練習攻,防手法與組合。 (6)練習手法與馬步之配合。 感覺者乃是當雙方橋手相接後,對方有沒有破綻和空隙,對方力度之方向和轉變如何,以及對方之攻擊和防守中有沒有破綻等所有“資料”的體會。詠春拳特別注重感覺和反應。我們認為用眼吸收後而發出之反應是較橋手相接後感覺之反應慢。因為從眼看到要經神經線傳上大腦,然後大腦才下命令去作適當反應。然而橋手相接之感覺反應乃是走捷徑的經由脊骨神經而發出的,所以反應較快。經過適當鍛鍊後橋手相接之感覺和反應當會達到。

三皇炮錘拳

“三皇炮錘拳”,它是我國古老的傳統拳術,具有很高的健身和技擊價值。據傳自人皇戰蚩尤之時就有了此拳。該拳種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均以口傳身授的形式出現,從無系統的文字記載,傳到了明朝末年的喬之秀,才有文字記載。

三皇炮錘傳入北京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這門拳術的操練強調以氣為主,以理為先,上步有情理,腳下有圈勁。動作特點是快猛巧捷,飄忽輕靈,氣勁合一,剛柔相濟,技擊性很強,具有樸實無華、氣勢勇猛的風格。動作中常以利斧破硬柴的勁力表現出勇往直前,所向無敵的氣勢,給人一種清新爽快、樸雅大方之感。

三皇炮錘門歷史源遠流長。據古譜記載:“自盤古之皇治世,實為創業之祖。是以有濟世之才者,必有文武之道。習文必有武備,練武必有文備。文武兼備,可謂全矣。”自盤古之皇治世,人皇氏戰勝蟲蛇禽獸,又戰勝蚩尤部落,肇造了中華民族賴以生活的廣闊疆域。由此而創立的技擊之法,被後人稱之為“三皇炮錘”。本門奉人文初祖軒轅黃帝(即人皇氏)為祖,故又稱“人祖門”、“人宗門”、“三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