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與王言者,豈以仁義為不美?其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則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於王前,故齊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謂也。禮曰:‘父召無諾;君命召不俟駕。’固將朝也,聞王命而遂不果,宜與夫禮若不相似然。”
曰:“豈謂是與?曾子曰:‘晉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夫豈不義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其尊德樂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為也。故湯之於伊尹,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王;桓公之於管仲,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霸。今天下地醜德齊,莫能相尚,無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湯之於伊尹,桓公之於管仲,則不敢召。管仲且猶不可召,而況不為管仲者乎?”(想知道《神探貝斯特》更多精彩動態嗎?現在就開啟微信,點選右上方“+”號,選擇新增朋友中新增公眾號,搜尋“wang”,關注公眾號,再也不會錯過每次更新!)(未完待續)
508 孟子 6
主要封贈摺疊編輯本段
1083年(宋元豐6年),升鄒國公。
1330年(元至順1年),加贈為鄒國亞聖公。
1530年(明嘉靖9年),奉為亞聖,罷公爵。
明景泰二年,孟子嫡派後裔被封為翰林院五經博士,子孫世襲,一直到民國3年,73代翰林院五經博士孟慶棠改封奉祀官,民國24年改稱亞聖奉祀官。
學說要點摺疊編輯本段
心性論摺疊
性善與四端——道德價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說”,主要發揮孔子“仁”的觀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論基礎及尚未解釋“道德價值根源”的問題。因此,孟子要建立“道德價值根源之自覺心”,認為善是人的基本自覺,這種自覺是表現於惻隱、羞惡、辭讓及是非四端。“四端”說明道德價值的自覺,是與生俱來的。這便能補充孔子“仁”學理論的不足。
義利之辨折疊
(道德價值的論證)
孟子認為“四端”是內在於自覺心的,屬於人的“本質”,即所謂人的“性”。人之性,必有異於禽獸之處,這種“異於禽獸”的性,便是“善端”。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於受私慾矇蔽。因此,人應放棄私利,以達到社會的公義。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個人道德觀。
養氣與成德摺疊
孟子提出必須靠修養及發揮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擴充存於內心的“四端”,孟子稱之為“儘性”。“儘性”的修養,培養出浩然之氣,使人成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統氣“,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道德天摺疊
孟子認為現實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後的標準。便是天。天表現於人;便是性。人苦能有足夠修養,便能知天,達致天人合一。
政治思想摺疊
民本說:孟子指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決條件。因此,天命在於民心而不在於君主。若君主無道,人民便可推翻他;但若君主有旨,人民便應謹守崗位。
法先王:孟子主張行仁政,必須效法先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統治政治,這樣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仁政與王道: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必須先有仁心,然後方推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是統一天下者必具備的條件。而仁政的具體表現。就是使家給人民、百姓安樂的王道,要實行王道,又要尊賢使能。
德治觀念摺疊
孔子論“仁”。是自覺的道德;孟子的“仁”,則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應培養出德性,這是施行仁政的條件,故主張“有德者執政”。反對霸政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反對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減輕民生痛苦,緩和社會矛盾,故孟子主張“王道政治”,反對霸力服人。恢復井田制度孟子認為理想的經濟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為國家公有。國家授田人民耕種,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當作納稅。因此,農民便有“恆產”(恆常固定的田產);國家自會安定。
教育主張摺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