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基本資訊
戴聖,西漢官員、學者,漢代經文經學的開創者。生卒年不詳戴聖,西漢官員、學,字次君,世稱小戴,西漢梁(郡治在今河南商丘)人。與叔父戴德同學《禮》於後蒼,宣帝時以博士參與石渠閣論議,任九江太守。
人物經歷摺疊
戴聖精心講授“禮學”,授徒頗多,曾傳其學於梁人橋仁、楊榮等,於是,今文禮學“小戴學”又有了“橋、楊氏之學”(《漢書。儒林傳》)。小戴對於傳播和發展《禮》學有一定貢獻,《小戴禮記》被列為儒家經典,“三禮”之一,唐時被稱為“大經”,明時已取代《儀禮》成為“五經”中的《禮》。該書在中國儒家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為後人研究和發展儒家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
基本釋義摺疊編輯本段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釋即是之意,而執中又當求“中和”,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時的的平靜情緒為“中”,表現出情緒之後經過調整而符合常理為“和”。其主旨在於修養人性。其中關聯及學習的方式(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做人的規範如“五達道”(君臣、父子、夫婦、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達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是“至誠”。
中庸強調“誠”的重要,誠即是《大學》中所述說的“誠意”。“誠”被說成是人先天的本性,而所謂“不誠無物”,至誠的人才能充分的發揮本性與感化人群,進而成為人們的最高典範。
中庸之道是很難達到的完美境界。孔子曾說:“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相關爭議摺疊編輯本段
宋明理學傳統闡述中庸的字面意思是:“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然而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宋明理學傳統對於中庸的闡釋有所錯誤。他們認為先秦“中庸”一詞所謂的“中”乃是指“心中內在”的修持功夫,而非是指“不偏不倚處於中間”的行持處事。這兩方的思想差異可以參考下述外部連結的相關資料。
再參照《大學》:“此謂誠於中行於外。”二者其實兼而有之,“心中內在”的修持工夫若不失其正,其行止自然“不偏不倚處於中間”。(想知道《神探貝斯特》更多精彩動態嗎?現在就開啟微信,點選右上方“+”號,選擇新增朋友中新增公眾號,搜尋“wang”,關注公眾號,再也不會錯過每次更新!)(未完待續)
503 孟子 1
孟子
基本簡介摺疊編輯本段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鄒縣東南人),距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孟子》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樑(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透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他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為“仁政”思想;被稱為‘亞聖‘。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約百年左右。關於他的身世,流傳下來的已很少,《韓詩外傳》載有他母親“斷織”的故事,《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於母親的教育不少。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無論是受業於子思也罷,子思門人也罷,孟子的學說都受到了子思的影響。
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的,“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今天我們所見的《孟子》七篇,每篇分為上下。約三萬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但《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比現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趙岐在為《孟子》作注時,對十一篇進行了鑑別,認為七篇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為偽篇。東漢以後,這幾篇便相繼亡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