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7部分

農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周族在武王伐紂之後成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隸私有與貴族領主的統治成為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特徵。宗教信仰與社會政治融為一體。這就是《詩經》中為什麼會有許多祭祀性頌詩與雅詩的社會基礎。宰我曾問孔子何謂鬼神,孔子回答說:‘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與神,教之至也。‘並且進一步解釋:‘明命鬼神。以為黔首則,百眾以畏。萬民以服。聖人以是為未足也,築為官室。設為宗祧,以別親疏遠邇,教民返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眾之服自此,故聽且速也。‘(《禮記。祭義篇》)以此瞭解《詩經》中的頌詩、雅詩,便可以得其要領。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史稱刑措不用者四十年,這時可稱為周代的黃金時期。昭、穆以後,國勢漸衰。後來,厲王被逐,幽王被殺,平王東遷,進入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兼併,夷狄交侵,社會處於動盪不安之中。反映周初至春秋中葉社會生活面貌的《詩經》,就整體而言,正是這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

文學是生活的反映,而生活又具有社會歷史特徵。我們研究《詩經》,首先要注意產生《詩經》的歷史社會基礎。

成書過程摺疊

關於《詩經》的集結歷代說法眾多。主要的有以下三種:

王官采詩說詩經

最早的記載出現於《左傳》。《孔叢子。巡狩篇》載:“古者天子命史採歌謠,以觀民風。”

另外在《漢書。食貨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戶而知天下。”周朝朝廷派出專門的使者在農閒時到全國各地採集民謠,由周朝史官彙集整理後給天子看,目的是瞭解民情。當時的采詩官被稱為“行人”(見於《左傳》)。

劉歆《與揚雄書》亦稱:“詔問三代,周、秦軒車使者、遒人使者,以歲八月巡路,求代語、童謠、歌戲。”

公卿獻詩說

當時天子為了“考其俗尚之美惡”,下令諸侯獻詩。《國語。周語》載:“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師箴,瞍賦,曚誦。”

孔子刪詩說

這種說法見於《史記。孔子世家》:“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三百五篇。”據說原有古詩3000篇,孔子根據禮義的標準編選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詩經》。唐代孔穎達、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對此說均持懷疑態度。《左傳》中記載孔子不到10歲時就有了定型的《詩經》,公元前544年魯樂工為吳公子季札所奏的風詩次序與今本《詩經》基本相同。現在通常認為《詩經》為各諸侯國協助周朝朝廷採集,之後由史官和樂師編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參與了這個整理的過程。

詩經流傳摺疊

到春秋,流傳下來的詩,據說有三千多首,後來只剩下三百十一首(其中有六首笙詩: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丘、由儀),後來為了方便,就稱它詩三百。

孔門弟子中,子夏對詩的領悟力最強,所以由他傳詩。

到漢初,說詩的有魯人申培公,齊人轅固生和燕人韓嬰,合稱三家詩。

齊詩亡於魏,魯詩亡於西晉,韓詩到唐時還在,而現在只剩外傳十卷。

毛詩盛行於東漢以後,並流傳至今。至於現在流傳的詩經,則是毛公(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萇)所傳的毛詩。重要的注本有《毛詩正義》、宋朱熹的《詩集傳》、清馬瑞辰的《毛詩傳箋通釋》、清陳奐的《詩毛氏傳疏》、今人陳俊英的《詩經釋注》。(想知道《神探貝斯特》更多精彩動態嗎?現在就開啟微信,點選右上方“+”號,選擇新增朋友中新增公眾號,搜尋“wang”,關注公眾號,再也不會錯過每次更新!)(未完待續)

532 詩經 4

孔子:對於《詩經》的思想內容,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對於它的特點,則“溫柔敦厚,詩教也”(即以為詩經使人讀後有澄清心靈的功效,作為教化的工具實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說“不學詩,無以言”,並常用《詩》來教育自己的弟子。顯示出《詩經》對中國古代文學的深刻影響。詩的作用:“小子何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