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不了,我擔心後面的情況會更加嚴重!”
葉開已經從床上爬起來了,聞言便點頭回答道,“老鄧你說得對,未來三天內可能都會持續這種強對流天氣。我們不能夠掉以輕心!”
接著葉開又問道,“你現在正在哪裡?”
“我已經坐在車上,準備趕赴徐陵縣了,打算先把警察系統動員起來,看看是否能夠做點兒什麼事情。”鄧金友表示道。
“老鄧你做得很好,你先行一步,我安排好這邊兒的工作,隨後就到。”葉開聽了。立刻回應道。
接著葉開想到了什麼。又補充了一句,“不要急,路上一定注意安全!”
“謝謝葉市長關心,我會注意的。”鄧金友聽了,心裡面還是很高興的,葉開對人其實比較和氣。只要你不是跟他對著幹,他還是很好打交道的。
此時透過跟葉開的一段兒時間的接觸,鄧金友也發現葉開比以前的市長孟昭強多了。而且跟著人家,前景一片光明,據說這位葉代市長可是來自京城的大人物後代。正宗的紅三代。
若非如此,當初省委組織部的劉一山部長,也不會就把他們兩個人,託付給了葉開,無非就是因為葉開勢力夠大。能夠罩得住他們。
葉開放下了電話之後,一看錶,才凌晨四點多鐘。
他穿上衣服,推開窗戶看了看,就發現外面依然在下著雨,而且雨勢絲毫沒有變小的跡象。
照這個樣子下去,不要說山區了,就算是東山市區這邊兒,要討不了好處去。
葉開喝了杯水,然後就走到院子裡面,果然發現院子裡面的積水雖然消散的比較快,可是院子門口的積水就有淹沒腳掌的深度。
按照這個樣子來估算,街道上的積水應該能夠淹沒腳脖子了。
“唉,又是一場考驗城市洩洪能力的戰鬥!”葉開看到了這個情景之後,就不由得撓了撓頭。
凡是內澇的水患,都是降雨量和排洪、洩洪能力不對稱造成的。
任何一個城市,或鄉村發生內澇,概括起來,都離不開兩個方面,無非就是排洪系統受阻,或者洩洪系統受阻而造成的禍害。
所謂排洪是指地表排水能力,不論城市或鄉村,地表水排不出去,都會發生內澇。
過去東山市區的排洪能力之所以強,是因為居民區都建在高處,大街小巷都沒有積水,都沒有低窪地帶。如遇大暴雨,也能夠保證沒有家門進水和發生內澇的水患現象。
但是隨著舊城改造,東山市的城市格局也隨改造而變化,市區的位置也遷移了,凡是降雨量稍大點,就頻頻發生內澇,最典型的窪地。
這也是因為城建部門在設計的時候,過分追求城市美觀的設計理念,往往忽略了城市的排洪能力。
而洩洪則是指地下水道容載與洩放能力,以及洩放的距離。
東山市的洩洪地下水道設計能力要小得多,頂多就能夠應付三年一遇的暴雨,若是雨勢過大過急,或者持續時間過久,就應付不過來了,那麼地下通道的雨水就會溢位來,跑到了街面上,形成更麻煩的問題。
事實上,現在不僅僅是東山市存在這樣的問題,全國各大中小城市當中,都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地面以上的建築,那是政績工程,大家都看得到的,建得越多,就越能夠說明你們的工作做得好,但是排水系統是在地面以下的,這東西哪個領導願意去看?
況且大部分的地下管網都是看不到的,領導們也不會鑽進下水道井裡面,去看這個工作是不是做得紮實。
就目前而言,還真沒有能夠做到這一步的高層領導。
上行而下效,大家自然都對建設地下排水管網沒有多大的興趣了,這東西耗費資金巨大不說,還達不到宣揚自己政績的目的,屬於是出力不討好的工作。
再說了,暴雨一年當中也未必就能夠遇到幾次,過去了也就過去了,只要不死人,就沒有大問題,沖毀了房子可以重建,於數額龐大的建設地下排水工程的投入相比,那隻能說是毛毛雨,所以大家對於這個問題,是選擇性無視的。
葉開站在門外看了一會兒,看到雨水順著街道向低窪的地方流過去,心裡面就有點兒走神兒。
雖然他有心將東山市的底下排水工程給重新改造,可是想到要投入的資金以及工作量,還有可能會引來的各方反對,一時之間也沒有了脾氣。
在目前的東山市,確實還不具備整體進行地下排水工程的改